明太祖时大臣钱宰曾写有“四鼓(四更之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的诗。从诗文判断钱宰起床准备上朝的时间应在
A.23点至l点 B.1点至3点 C.3点至5点 D.5点至7点
中国古代作品的命名方式除了姓子式(如《孟子》)、姓名式(如 《陆游集》)、表字式(如《李太白全集》)、别号式(如《东坡全集》)外,还有一些其他命名方式,其中以帝王年号命名的是
A.《太史公书》 B.《白氏长庆集》 C.《梦溪笔谈》 D.《资治通鉴》
下图是一种灌溉工具,最早记录它的物理原理的文献应属于
A.集部
B.子部
C.史部
D.经部
中国古代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共四种动物称之为四灵之物,并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与之相配,其中与北方相配的动物是
A.玄武 B.白虎 C.青龙 D.朱雀
材料二 自古以来,西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而“西域”一词是地理方位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多指中国玉门关。阳关以西的诸多国家和地区,在丝绸之路影响下,西按被特指汉、唐两代中国政府安排的行政机构所管辖的今中国新疆大部及中亚部分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中心,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5)西汉时期,政府加强与西域联系的活动有哪些?(要求举出三个)(6分)唐朝时期,哪些皇帝为了改善与西域的联系又做了哪些努力?(6分)
(6)结合史实说明唐与西汉相比,内地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有哪些发展?(6分)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6分)
(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
——《器子》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痰,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晁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2分) 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2分)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2分) 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者的处境。(2分)
材料三:在中国古代这种生产方式的背景下,人们期盼美好的生活,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如,我国传统中以“吉祥”为主题的图案巧妙地运用动植物、人物、器物等,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把莲花和金鱼放在一起,寓意为气龟年有余等。
(3)请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任选三幅图分别用四字词组概括每幅图的寓意。(6分)
(4)如何看待中国古代这种生产方式的背景下人们祈求吉祥的现象?(2分)
材料四:阅读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朱陈村》:
徐州古丰县,有村日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
(5)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分析作者在诗中表现的思想倾向?(4分)
(6)“朱陈村”的婚姻状态有什么局限性?(2分)如何评价“朱陈村”的生产结构?(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