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在行政权方面拟实行总统制,但《临时约法》最终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这种变化的背景是
A.中华民国成立,以法律形式确立共和政体 B.清朝宣布“预备立宪”,建立“皇族内阁”
C.袁世凯破坏民主政治制度,复辟皇帝制度 D.孙中山迫于压力保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多年。有人把武昌起义的发生说成是张之洞“种豆得瓜。”这种说法的依据是
A.张之洞思想守旧顽固,使革命在沉默中爆发
B.张之洞残酷镇压人民反抗,引发了人民更强的反清情绪
C.张之洞在鄂开展洋务,客观上为革命准备了物质条件
D.张之洞横征暴敛,埋下了人民仇清的种子
“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孙中山为改变这种局面而采取的行动是
A.成立中国同盟会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建立广东国民政府 D.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提出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的是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清末自强运动时,恭亲王有一段话,颇能反映其主张与做法:“中国所当学者,固不止轮船、枪炮,
即以轮船枪炮而论,雇买以应其用,计虽便而法终在人……一则权宜之计,一则久远之谋。”恭亲王的“法”及“久远之谋”各指
A.轮船枪炮,建立造船厂与兵工厂 B.典章规则,建立国会实施宪政
C.知识学问,设立学校学习西学 D.国际公法,设总理衙门推展外交
“经济足匡时,筹楚饷、克杭城、平粤寇、底定关陇回疆,尽瘁江闽,先幕后官,遍历艰苦成铁汉;诗书能报国,精天文、熟地理、详水利、谙练吏才兵略,兼通洋务,出将入相,不求温饱是真儒。”该题词称赞的是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左宗棠 D.张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