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它反映的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A.火耕 B.刀耕 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
孔子有个学生名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司马耕,字子牛。冉耕是鲁人,司马耕是宋人。这能够作为下列哪个结论的证据
A.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牛耕 B.春秋时期已经出现铁制农具
C.战国时期已经出现牛耕 D.战国时期已经出现铁制农具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2年2月7日,欧共体12个成员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市,正式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签字仪式结束后,荷兰首相吕贝尔斯说:对欧共体的三亿多人民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令人满意和充满希望的时刻。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洲联盟建立的历史意义。(4分)
材料二 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政府首脑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材料三 1991年, 中国、中国台北和香港地区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标志着这个地区的经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2)材料一、二、三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2分)
材料四 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比80年代前期增加了两倍,其中,80%集中在美、欧、日,只有18%在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跨国公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控制着国际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现在它们越来越重视就地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有20%是在国内进行。
(3)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种趋势?(2分) 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这种发展趋势的双重性影响?(4分)
(12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美国面对国内危机各自采取相应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废除实物分配制。
(1)材料一反映了苏俄面对危机实行了什么政策?其积极作用是什么?(4分)
材料二 新政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政通过法律形式,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开创的经济发展新模式的特点是什么?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发生的一系列新变化中,与罗斯福新政最有关的是哪些变化?(6分)
(3)苏俄与美国在应对危机时采取的措施对我们今天的经济改革有何借鉴?(2分)
(12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农治国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到今天,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三农问题”的解决。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耕织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下图为康熙命画家重新绘制的该作品的局部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和
主要耕作方式各是什么?(4分)
材料二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政府实行的什么经济政策?推行这种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末,我国政府在农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末,我国政
府在农村实行的改革措施分别是什么?(4分)
从15世纪末开始,世界各地孤立发展的状态被打破,联系日益密切。回答27~32题。
1.15世纪末,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最先到达非洲最南端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2.英国最终打败了哪个国家,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的地位
A.荷兰 B.西班牙
C.葡萄牙 D.法国
3.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新发明是
A.蒸汽机 B.轮船
C.汽车 D.电视机
4.二战后,逐渐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核心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苏联
5.二战后诞生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初衷是
A.加强国际贸易的协调与合作
B.推动全球性的技术援助
C.促进各国间的广泛交流
D.稳定国际汇率
6.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B.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C.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D.有利于保护国内的一些弱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