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蕴含的信息是
①农民生活艰辛 ②土地兼并严重
③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④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开始出现 B.耕作技术不断进步C.耕犁技术相当成熟 D.粮食产量稳步提高
阅读下列材料(9分)
材料一 许多评论家指责他(克伦威尔)是伪君子,指出他虽然总是在口头上赞成议会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反对独断专行的统治,但是在事实上却建立了一种军事独裁统治。
——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材料二 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纳萨尔奇·克鲁奇《克伦威尔的历史》
材料三 英国历史学家艾诗立写过两部克伦威尔的传记,第一部名为《克伦威尔──保守的独裁者》,将克伦威尔说得几乎一无是处;20年后出版的第二部名为《克伦威尔的伟大》,之前那个专横独断的篡位小人成了民族英雄,作者承认自己过去是有眼不识泰山。
──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请回答:
(1)据所学知识,用史实论证材料一的观点。(2分)
(2)据所学知识,用史实论证材料二的观点。(2分)
(3)材料三中对克伦威尔的不同评价,说明了什么?(2分)由此你认为影响人们对历史人物评价的相关因素有哪些?(3分)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
——《贞观政要》
材料二 (贞观)五年七月戊申,初令天下决死刑必三覆奏,在京诸司五覆奏,其日尚进蔬食,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
史臣曰:用人如贞观之初,纳谏比魏徴之日。……贞观之风,到今歌咏。
——《旧唐书·太宗本纪》
材料三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隋主残暴,身死匹夫之手。”“……炀帝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
——《贞观政要》
材料四 贞观十一年,上作飞山宫。……贞观二十二年,上营玉华宫,……备设太子宫、百司,苞山络野,所费已巨亿计。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三归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4分)
(2)与材料一、二、三相比,材料四中唐太宗的行为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3)依据上述材料中唐太宗的言行,对其作简要评价。(2分)
(4)综合以上问题,你认为我们在评价封建帝王时要坚持怎样的标准?(2分)
阅读下列材料(9分)
材料一 克里米亚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竞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材料三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史学界将戊戌变法视作“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中“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政治措施是什么?(1分)
(4)从以上三国走向近代化的改革中我们能得出哪些启示?(2分)
阅读下列材料(9分)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
材料一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只大盾,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梭伦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 ——《战国策》
材料三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 (北魏太和)九年(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
──《 魏书》
请回答:
(1)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者在这方面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2分)
(2)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它们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有何共同作用?(2分)
(3)以上改革都是中外古代改革中成功的典型,你认为改革能够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