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单词CHINA是瓷器的意思,读音来自“昌南”的读音,昌南镇即被称为瓷都的景德镇。古代中国的制瓷业特别发达,世界领先,因此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汉出现较为成熟的瓷器—--青瓷 B.宋代制瓷技艺高,涌现出一批名窑。
C.明代开始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D.清代受西方工艺影响发明了珐琅彩
“经济”一词于公元4世纪初东晋时代已正式使用,古文中的解释是以“经世济世”“经纶济世”“经世济民”为主要含义的。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刀耕火种是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 官营手工业技术水平高且带有封闭性
C.东汉时期出现了灌溉农田的工具水排 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
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由此,可能作出的判断是
A.《诗经》中包含了大量反映农事的作品
B.甲骨文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资料
C.黍和稷是商周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D.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
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题10分)
中国与苏联走的都是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道路上借鉴了苏联的经验,也汲取了苏联的教训。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与苏联的工业化都是从各自的五年计划开始的,中国借鉴了苏联工业化的经验,中苏两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共同点是什么?(1分)这个共同点导致了斯大林模式下怎样的弊端?(1分)这一弊端在中国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也同样出现,中国当时是如何纠正的?(1分)
(2)在赫鲁晓夫和邓小平的领导下,苏联和中国各自进行了改革。改革都首先从农业开始,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措施有哪些?(3分)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是什么?(2分)
(3)赫鲁晓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都失败了,主要原因是什么?(1)苏联解体后,中国汲取苏联改革的教训,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1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到1986年时,第三世界国家的外债已经接近10000亿美元,支付债务利息占去了其出口收入的四分之一到一半。为了支付债务利息,第三世界各国政府都减少了它们的社会支出和进口。但是由于工业国三分之一的出口目的地是第三世界,所以第三世界进口额的减少立即导致了第一世界失业人口的增加。……失业率的上升转而又引起对保护性关税的需求……这些经济问题驱散了二战后的自信心和愉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同时考虑根据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有效地使用世界资源,寻求即保护和维持环境又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自需要和利益的方式加强这样的措施;进而认识到需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当今世界的哪三大区域经济集团?(3分)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种趋势?(1分)
(2)材料二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中存在什么问题?(1分)请摘录材料三中有助于缓和该问题的语句;(1分)请再提出一个你认为有助于解决该问题的措施。(1分)
(3)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什么组织?(1分)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最主要意义是什么?(1分)世界贸易组织宗旨是什么?(1分)
(10分)下面所给材料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发展的一些情况,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中标示①②③④曲线,分别代表了近代中国的几种经济成份。
材料二:1872-1894、1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
材料三:下图是南京国民政府前期部分行业的经济发展指标(1933年指数为100)
请回答:
(1)依据产生时间及发展的阶段特征判断,材料一中代表近代民族工业的是哪一条曲线?(1分))它在中国19世纪60、70年代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2)材料二中,近代民族工业在第二时期有了较大增长,其增长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张謇等企业家在此时提出的救国口号是什么?(1分)
(3)材料三这一情形的出现,其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