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二   “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恺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竟还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几年之后,这位伟人,聪明的人物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灭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二十年胜利果实被剥夺一空。”                                    

 ——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的历史》

材料三   “在皇帝(拿破仑)的庇护下,新贵名流才得以保住政权,增殖其财富并扩大其势力。”                

 ——《拿坡仑时代》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恩格斯为何说拿破仑是德国“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2)以史实说明拿破仑是“有立法家所具有的才能”。

 

(3)梯也尔所言“二十年胜利果实被剥夺一空”是否符合史实?为什么?

 

(4)材料三中的“新贵名流”是指哪些人?在“皇帝的庇护下”,“增殖其财富并扩大其势力”说明了什么?

 

 

(1)在拿破仑战争中传播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冲击了欧洲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2)拿破仑统治时期,制定了《拿破仑法典》,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模仿,成为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 (3)不符合史实。因为法国大革命,使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深入人心;法国资本主义经济仍在继续发展。到19世纪中后期,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确立。 (4)指“新兴资产阶级”。说明了在资产阶级帝国内,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显著增强。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某一场景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于美国。1898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材料三   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场景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些方面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起到什么作用?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和局限性。

(3)根据材料三,举例说明19世纪末日本民族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为什么要对外扩张?

(4)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文明开化”过程中的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针对在改革中要不要移风易俗的争论,谈谈你的观点。

 

查看答案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

                                         ——李云泉主编《中西文化关系史》                                              

材料二  唐初对外来文化大胆吸收,外来民族的音乐、歌舞、技艺、服饰皆为唐人普遍喜好,刻意仿效。……清朝政府自认为是天朝大国,别的都是蛮夷小邦,不与外国往来。满清严禁中国人学外语,严禁华人与外人接触

                                   ——李云泉主编《中西文化关系史》

  

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四 当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超越了民族与各族的界线,传承着和平与发展的福音;世界博览会将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环球小姐大赛、环球嘉年华、迪斯尼主题公园等活动将鲜花、欢笑和美丽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

(1)材料一中“新的精神……世界”指什么?伏尔泰推崇东方新的精神世界原因是什么?

(2)与唐初相比,清朝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斗争实践,谈谈毛泽东是如何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

(4)概括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

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首次世界博览会时,维多利亚女王就通过外交途径邀请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参展,但清政府并无兴趣,而在上海英商洋行任买办的徐荣村得知此事,立刻行动,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打包装船,紧急运往伦敦参展,并荣获优质奖牌。

——戴鞍钢《世博会与晚清江浙经济》

材料二  1903年5月日本举办大阪博览会,张謇先后八次参观大阪博览会,参观了机械馆、工业馆、水产馆、动物馆、通运馆、水族馆、参考馆等。在馆内看到我国六省展品基本雷同,多为汉瓦当、唐经幢等古物。他深有感触地说:劝业博览会的展品象征着时代的潮流,应有启迪未来、继往开来的产品,而我们的产品却正好相反,多数为彰显过去的文物类的展品,似乎来自中国的博物馆。

                 ——《通州大众》》2010年3月27日

材料三  2010年5月,上海将举办世博会。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中国、上海与世界接轨的一个重要标志。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英国在这次博览会上有可能极力展示的产品主要有哪些?(至少举两例)。概述清政府不感兴趣的政治、经济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大阪博览会上参展商品的特点。他所期望的“启迪未来、继往开来”的产品主要是什么类型的?中国展品没能象征时代潮流的原因是什么?

(3)近代上海开始融入世界是在哪一事件之后?你认为上海能够成功申办世界博览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4)如果上海世博会设有“中国古代发明”科技成果展台,请你设计解说词,那么你确立的解说词的的主题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材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实现了政治民主化历程……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外人对这种方式评价如何,其优劣得失如何,它确是地地道道的英国的。

    ——钱乘旦《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材料三  中国民族多,而叉互相杂居,这样的民族分布情况,就不可能设想采取如同苏联那样的民族共和国办法。……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我们这种内部、外部的关系,使我们不需要采取十月革命时俄国所强调的实行民族自决、允许民

族分立的政策。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张传玺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依据。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模式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是怎样通过这一方式完成政治民主化历程的。

(3)据材料一、三分析我国没有实行“如同苏联那样的民族共和国办法”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的认识。

 

 

查看答案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于1922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尤利西斯》。小说大量运用细节描写和意识流手法构建了一个交错凌乱的时空,语言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下列美术作品与小说所反映的时代特征相似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日出•印象》       B.《干草堆》   C.《鲁昂大教堂》D.《毕加索自画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