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二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礼》
材料三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概括指出孔子受冷遇和董仲舒受重用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12分)
(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2分)
两汉时期,人才选拔制度的主要内容有①世袭 ②察举 ③征召 ④会试
A.①② |
B.②③ |
C.④③ |
D.①③ |
明清时期,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在反思和批判旧儒家思想的同时,又继承了传统儒家思想的一些精髓。下列体现这种继承关系的是
①以天下为己任 ②凡为帝王皆为贼也 ③倡导唯物主义 ④经世致用
A.①④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②④ |
下列有关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儒、佛、道三教之间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 |
B.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
C.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 |
D.唐朝时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儒学失去了正统地位 |
汉初“反秦之弊,与民休息”,实行轻徭薄赋慎刑措施,下列有关这些措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指导思想是道家思想 |
B.目的是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
C.措施有减轻田租、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等 |
D.结果使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加强了中央集权,解除了北方的边患 |
汉武帝时期太学的兴办 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②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 ③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④促进了我国封建教育的发展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