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B.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C.创立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 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表1 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
年份 |
总额(千两) |
田赋(%) |
厘金(%) |
关税(%) |
1885 |
78276 |
38.6 |
17.9 |
18.8 |
1887 |
85787 |
36.4 |
19.6 |
24.3 |
1889 |
86187 |
35.5 |
17.4 |
25.7 |
1891 |
95394 |
33.4 |
17.1 |
25.1 |
1892 |
88816 |
35.2 |
17.2 |
26.0 |
表1反映了这一时期
A.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
C.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下列瓷器品种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青瓷、白瓷、彩瓷、青花瓷 B.白瓷、青瓷、彩瓷、青花瓷
C.青瓷、彩瓷、白瓷、青花瓷 D.青瓷、白瓷、青花瓷、彩瓷
假设古代最高统治者为表示重视农业生产而示范犁地(如下图),其中扶犁的应是
A.齐桓公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宋太祖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日本,小国耳,何兴之暴也?伊藤、山县、木夏木、陆奥诸人皆20年前出洋之学生也。愤其国为西方所胁,率其徒百余人,分谐德、法、英诸国,或学政治、工商,或学水、陆兵法,学成而归,用为将相。政事一变,雄视东方。
——1898年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1916年各省派遣留学欧美生定额表
省别 |
留学欧美定额 |
省别 |
留学欧美定额 |
省别 |
留学欧美定额 |
奉天 |
38 |
浙江 |
20 |
福建 |
10 |
广东 |
30 |
四川 |
17 |
吉林 |
9 |
江苏 |
25 |
云南 |
17 |
陕西 |
8 |
湖南 |
25 |
山东 |
15 |
广西 |
3 |
湖北 |
22 |
直隶 |
12 |
甘肃 |
1 |
河南 |
21 |
山西 |
12 |
贵州 |
0 |
江西 |
21 |
安徽 |
12 |
黑龙江 |
0 |
——(引自陈启天《近代中国教育史》)
材料三 从1909年至1929年,清华留美生生源情况为:江苏274人,高居榜首,占21年派遗留学生总人数的21.59%。以下依次为广东185人,浙江157人,福建92人,河北81人。而甘肃、新疆、辽宁、吉林等省份,则寥寥无几。
——《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
材料四 在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中,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具体方案和具体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行新政,以三年为限,办不出成绩者,予以撤职,是下策。
材料五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不能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康有为《日本变政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学生出洋留学的主要目的和效果。(4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分)
(3)材料四提出了什么基本观点?(1分)其理由是什么?(1分)
(4)材料五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1分)理由是什么?(1分)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