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根据下列材料和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

根据下列材料和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地计划经济,建立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

材料二: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严重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这种高度集中地计划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地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材料三:从美国爆发的危机,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演变为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这场危机持续时间也相当长。直到1933年,美国等国才陆续走出危机阴影。危机的破坏性特别巨大,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资本主义世界笼罩在空前绝望的情绪中,甚至有人哀叹:“世界末日已经来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三概括这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有什么特点?首先发生在哪一个国家?罗斯福总统采用怎样的模式来应对经济危机?

(2)根据材料一、二苏联的斯大林模式有何特点?你认为斯大林模式有什么弊端?

(3)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对此,苏联有那三位领导人先后进行了改革?

 

(1)特征: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发生在美国;国家干预经济。 (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地计划经济。 弊端:农轻重比例失调,农民负担过重,长期的计划指令不利经济的持续发展,高度集中地计划经济体制的日益僵化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3)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

材料一:“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未业。” 

——清 雍正帝

材料二:“(老百姓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孟子》

材料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唐 李绅 《悯农二首》

材料四:“……(农民)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女以偿责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五: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渐步形成。那时的农民,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请回答:

(1)依据一、二、三、四材料分析概括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依据材料五说说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

 

查看答案

对外开放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B.社会主义制度发生了变化

C.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D.促进了对外交流

 

查看答案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对世界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A.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统治地位

B.确立了美国在二战之后相当一段时间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

C.有利于美国进行商品输出

D.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短暂春天”出现在

A.19世纪60、70年代

B.19世纪末

C.“一战”期间

D.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查看答案

在近现代史上,反映我国经济近代化开始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的史实分别是

A.洋务运动和改革开放

B.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一五”计划

C.洋务运动和“一五”计划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改革开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