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该言论产生的背景是( )
A.秦始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B.汉初休养生息,政权稳定
C.汉武帝时期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D.两宋儒学融合佛道思想,理学产生
“在天之变,日月薄食(蚀)。四十二月日一食(蚀)。五十六月月亦一食。食(蚀)在常数,不在政治,年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材料反映了 ( )
A.老子批评周分封制 B.苟子批判庄子主观唯心主义
C.王充批判“天人感应” D.范缜批判佛教的灵魂不灭论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 )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英国)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者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之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出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以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国)约翰·洛克《政府论》(1688年)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概括说明上述两则材料的思想倾向。(4分)依据史实说明材料二在其所处时代的作用。(4分)
(2)根据材料,指出两则材料中“上帝”的实质意义。(4分)
(3)材料二的思想后来被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所发展,简述其主张内容?这一主张对近代西方哪一国家影响最大?(6分)
(4)17~18世纪法国社会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法国启蒙思想家有关政治制度构想的先进学说。(2分)
(16分)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材料一 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以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
——钱穆《孔子传》
材料二 孙中山手书
材料三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结合史实说明孔子是中国远古“历史文化”的集大成者。(2分)
(2)结合材料指出,在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2分)简述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历史作用。(6分)
(3)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新中国的缔造者。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哪一理论的提出?(2分)简述其内容?(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华民族主流思想的发展的显著特点?(2分)
“伏尔泰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所以伏尔泰也可能赞赏英国的君主立宪。”这一推理最可靠的前提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们
A.有少数抨击英国的君主立宪 B.有少数赞赏英国的君主立宪
C.一般都赞赏英国的君主立宪 D.一般都抨击英国的君主立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