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19年,“骞因分遣副使使身毒(古印度的别译)及诸帝国”;“武帝时,身毒国献连羁,皆以白玉作之”。(《史记》、《西京杂记》)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①中印两国都是历史上的文明古国 ②中印两国很早就有交往,历史悠久
③佛教在中印交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④早在西汉时就有中印交往的明确记载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④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我们现在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要参阅
A.《春秋》 B.《尚书》 C.《论语》 D.《道德经》
《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 “鲁人善织屦(麻等织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①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私人手工业
②当时手工业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③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
④手工业者受到歧视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此对联中的“太守”是指:
A.郑国 B.苏轼 C.李冰 D.欧阳修
《史记》中“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形容的是什么制度的特点A.三公九卿制 B.皇帝制度 C.分封制 D.郡县制
“俄而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这一历史变故的直接影响体现在
A.改变中国南北原有民族布局 B.太湖流域开发最为迅速
C.洞庭湖一带成为重要产粮区 D.经济重心南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