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刻石说的是( ) A.周天子...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刻石说的是(  )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B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观察以下两图,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        ②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③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    ④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统治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2008年8月,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借赴北京观礼奥运会之机,再度回到祖籍地祭祖。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松江府东去五十里许,日乌泥泾,其地土田硗瘠,民食不给,因谋树艺,以资生业,遂觅种(棉花)于彼。初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子,线弦竹弧置案间,振掉成剂,厥功甚艰。国(元朝)初时,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做造捍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以故织成被褥带,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人既受教,竞相作为,转货他郡,家既就殷。

——摘自《辍耕录》

材料二  上海原是中国的一个普通县城,自1843年通商开埠以来,在短短数十年间快速成长为中国近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东亚著名之都会。在这一历程中,租界的建立,西方企业的设立,这些所谓“外国的气力”无疑起着主导作用。但上海在短时期内崛起以及形成如此庞大的规模,则与周边地区拥有的深厚资源有关。可以说,上海的成长是借助、利用或调集了全国而主要是江南地区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在以往的社会环境中,则是构筑“农业文明的基础”,至近代被组合到上海后,才发生了变化。

(1)分析松江自元代以来逐渐成为全国棉纺织中心的原因。

 

(2)概括指出19世纪中后期上海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试分析其社会历史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制度弛紊,疆理隳坏,恣人相吞,无复畔限。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夫以土地王者之所有,耕稼农夫之所为,而兼并之徒,居然受利。官取其一,私取其十,稻人安得足食,公廪安得广储?

——(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794年)

材料二: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日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盖酿成经济组织不平均者,莫大于土地权之为少数人所操纵.……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依地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知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计民生。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材料三: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四:100年来中国大陆乡村建设…….第三阶段是1945~1978年,这一阶段的乡村建设使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基础空前加强,遗憾的是经常走向极左,给无数的农民造成了极大的痛苦;第四个阶段是1978—2003年,这一阶段的乡村建设极大的调动了农民劳动积极性,在保证国家工业化的前提下准许农民获得有限的自由发展空间。

——李昌平《回首乡建一百年,有待我辈新建设》

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朝中期存在着什么严重问题?结合材料,并联系唐朝中期赋税制度的变化说明其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国民党“民生主义”的内涵和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积极作用。

 

(3)据材料三,图片内容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哪一时期实施的土地政策?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的这一土地政策是如何继承发展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的?

 

(4)材料四中说:中国大陆乡村建设在第三阶段的“经常走向极左”,其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第四阶段的“农民获得有限的自由发展空间”,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两个阶段的乡村建设又有什么共同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就中国国情而言,对民生问题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伏尔泰对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这样评价:“整个自然界、所有的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英尺的小动物竟然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这个事件是          

A.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             B.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D.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