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一个叫维尔斯的美国作家第二次来到苏联。他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现在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维尔斯的看法发生转变的原因不包括
A.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斯大林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C.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的力量
D.西方世界正经历着严重经济危机
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如按上述材料进行情景解读,正确的是:①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形势非常不利。②内容: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余粮收集制,导致农民的不满。③后果:促使苏维埃政府运用国家权力,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④结论:农民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的领导是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D.大力推行强权政治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人深渊”。“安全网”的出现
①保证了国家的经济安全 ②减少了政府的公共开支
③反映了分配的社会化趋势 ④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民众生产积极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罗斯福新政中体现这一特点的措施是
A.实行社会救济 B.兴办公共工程
C.调整农业政策 D.强化社会保障制度
阿诺德·汤因比曾这样说过:“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他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经济危机破坏严重 B.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D.“冷战”局面开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