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想控制是维护统治的重要手段,儒学因此而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据此回答13~18题
1.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董的对策
A.指出了汉武帝的弱点 |
B.违背了汉武帝的初衷 |
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
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 |
2.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利用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
B.“民贵君轻”的思想 |
C.“性善”论 |
D.“大一统”的思想 |
3.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焚书坑儒”本质上的共同点是
A.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 |
B.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舆论 |
C.为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提供理论依据 |
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
4.我国封建社会国家最高学府——太学最早设立于
A.汉高祖时期 |
B.汉文帝时期 |
C.汉景帝时期 |
D.汉武帝时期 |
5.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欲长安投考太学,他作考试准备时所必学的内容不包括
A.《诗经》 |
B.《春秋》 |
C.《韩非子》 |
D.《礼记》 |
6.儒家思想能够长期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从根本上是因为
A.它适应了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
B.它的德治和爱民思想深入人心 |
C.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崇 |
D.它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精华 |
先秦某思想家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这位思想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韩非子 |
D.荀子 |
有一次孔子家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对于财产损失却只字未提。这件事反映了孔子的哪一思想主张 ( )
A.克己复礼 |
B.性善主张 |
C.仁者爱人 |
D.兼爱主张 |
关于孔子,朱熹,王阳明,黄宗羲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他们的学说都以“仁”为核心 |
B.他们的学说之间有继承与发展关系 |
C.黄宗羲全面批判前三人的思想 |
D.他们的学说都表达人文主义要求 |
《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习姝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说的是( )
A.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 |
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出现 |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 |
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主、法制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7世纪的思想家黄宗羲和洛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启蒙思想家)对于君主和法治有过以下论述:
材料一:黄宗羲认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所以“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
——《明夷待访录·原君》
“使先王之法而在,莫不有法外之意存乎其间。其人 是也,则可以无不行之意;其人非也,亦不至深刻罗网,反害天下。故曰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明夷待访录·原法》
材料二:洛克认为“国王和暴君之间的区别只在于这一点上:国王以法律为他的权力的范围,以公众的福利为他的政府的目的,而暴君则使一切都服从于他自己的意志和欲望。”
——《政府论》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黄宗羲和洛克的政治主张。(4分)分别说明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8分)
材料三:1871德国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联邦制政体。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是一个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城市”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帝国法律高于各邦法律;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帝国皇帝为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与帝国国会;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兼任联邦议会主席,只对皇帝负责。宪法还规定:每个德国人都有服兵役的义务,自年满20岁至28岁前应在常备军中服役7年。
(2)根据材料三,指出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政治制度的特点。(3分)结合所学分析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7分)
材料四: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中国人民为了建立和维护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斗争。
(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请从政治和思想任选一个方面说明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中国是如何向近代民主转变的。(8分)
毛泽东说“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4)简要指出从筹备建国到三大改造完成的期间,我国在民主制度和法制建设方面的重大成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