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时期,有人当面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基本治国要领。下列能够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① 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②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
③ 什伍连坐法 ④ 焚烧诗书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是
A.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废初“世卿世禄”制度 D.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
郭沫若认为:东周列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到春秋末年以后才达到质变阶段 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春秋诸侯争霸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战国初,各国纷纷变法,废除奴隶制
D.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亲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
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这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
A.中庸,不偏不倚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全面维护贵族利益 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
梭伦改革后实际上执掌国家最高统治权的是
A.公民大会 B.“四百人会议” C.首席执政官 D.公民陪审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