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
A.分封制度 B.世袭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宗法制度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 妾 |
一般称谓 |
妻 (正室) |
A.三哥(20岁,弱智) B.四哥(14岁) |
妾一(侧室) |
C.大哥(25岁,聪慧) |
妾二(侧室) |
D.二哥(22岁,残疾) |
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
(1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37年李四光终于完成了《冰期之庐山》的初稿,明确地指出庐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是“困惑难解和耸人听闻学说的诞生场所”。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牛顿是一位非凡的人物,因为他在诸多不同领域中做出了如此十分重要的贡献。如数学、天文、光学、力学等……
牛顿对物理学具有丰富创造力的思维方式,通过种种方式,他按照实验和批判观察所揭示的情况用数学对外在的世界进行了描述。
——(美)科恩著《科学中的革命》
材料三: 爱因斯坦将伽利略和牛顿的力学以及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电动力学结合在一个自洽的体系中。他将时间和空间、物质和能量组合在一起,作为单一连续中的相互依存的变量。
——(美)杰拉德·皮尔著《科学家的探索与成就》
请回答: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庐山是“困惑难解和耸人听闻学说的诞生场所”这句话的含义?(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牛顿在天文学方面取得什么重大成就?(2分)试分析牛顿取得如此大成就的客观原因。(2分)
(3)牛顿经典力学有什么局限性?(2分)爱因斯坦如何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2分)
(4)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三位科学家所具有的共同素质。(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关注民生,追求公正公平,建设民主法制,实现和谐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6分)
材料一 “子曰:仁者,爱人;”“克已复礼为仁”;“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
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
(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有何借鉴意义?(4分)
材料二 只要对人性略知一二,我们就会相信……几乎没有什么人会为了公益而一再牺牲一切看得见的私益或实惠。……任何体制,若不是建立在根据这些准则所推定的真理之上,就不可能成功。 ——华盛顿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华盛顿政治思想的主要闪光点。(2分)简要指出该思想遗产对我国的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2分)
材料三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中国毛泽东”(下图)
(3)怀着建设美好社会的坚定信念,毛泽东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革命道路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该道路的理论思想是什么?请简述其主要内容。(4分)
材料四:下图所示是美国《时代》杂志1985年某一期的封面。画面很清楚地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和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时代的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哪一决定。(2分)该期杂志封面上的“CHINA Moving Away from Marx”( 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的说法对吗?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2分)
乔治·华盛顿、甘地、孙中山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三人都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3分)
材料一
乔治·华盛顿 圣雄甘地 孙中山
(1) 华盛顿、孙中山、甘地三人享有“国父”称誉的主要理由是什么?(6分)
材料二 人类的公正不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真正的公正是建立在自我牺牲、道义和无私奉献的基础上的。……我相信非暴力这种武器属于最强者。我相信,一个最坚强的战士才敢于手无寸铁,赤裸着胸膛面对敌人而死。这就是不合作的非暴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坚持非暴力的不合作主义,……
——甘地:《论不合作》(1919年11月)
材料三
甘地的手摇纺车 甘地的食盐进军
(2) 概述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目标及其主要事迹。(3分)
材料四 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但遭到冷遇。孙中山由此感悟到“和平方法无可复施”。
材料五 1893年以后到22年中,甘地将印度教派的仁爱、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甘地主义”的思想。
——以上两则材料均引自人民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3)孙中山和甘地在领导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指导思想)上有何不同(2分)?依据上述材料比较分析影响两者走不同道路的原因。(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