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业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二:甘地认为:“使印度贫困的,那是机器。”“机器……代表一种大罪恶。”“印度的仇敌……是西方的物质文明!”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材料三:(甘地)“崇尚以纺车为代表的农村经济,它不仅将纺车看成一种物质武器,而且看成对抗西方文明的精神武器……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工业代替集权化的城市大工业,才能避免竞争和剥削,消灭失业和贫富差别,过简朴宁静的生活,从而实现非暴力的社会理想。”
——《尼赫鲁与甘地在未来社会设想方面的分歧》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早六年革命”指哪次革命?(1分)在这“十三年”中孙中山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活动?(3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甘地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4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孙中山与甘地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的侧重点有何不同?(2分)
(4)一历史兴趣小组想对孙中山和甘地作一个专题性研究,请帮他们列出一个适当的专题名。(2分)
(14分)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位封建帝王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3分)
(2)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唐太宗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思想是什么?(1分)请列举其改善民生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2分)
(3)《清史稿》认为康熙年间“天下和乐,克致太平”,结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你怎样理解当时的天下太平?(4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我们在评价封建帝王时应该坚持哪些基本的标准?(4分)
“他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他的身体虽然是柔弱的,但他的学说和精神感召力却比100艘英国军舰更有力量。”材料中的“他”的这套非暴力理论形成于
A.英国读书期间 B.南非工作期间 C.一战结束后 D.二战期间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
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②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
③为印度民族独立奠定基础 ④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④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孙中山和甘地在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道路上的不同之处是
A.用民族自强、民族观念教育青年 B.具体斗争手段
C.要求民族独立 D.受到“仁爱”、宗教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