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文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文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的》一书中认为,“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在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之间,正是人类的轴心时代,……是人类精神的第一次觉醒”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文化淬砺发展到一个辉煌高峰的同时,又孕育着大一统文化的到来。王国维在《近几年之学术界》一书中说“自周之衰……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近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于道德、政治、文学上,灿然放万丈光焰。”

材料三 董仲舒的思想,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兴了被扼杀达百余年之久的儒家文化,而且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融会贯通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各家各派的思想,把它们整合为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他的著作后来大都汇集在《春秋繁露》一书中。汉朝初期,儒学成了正统,而其他九家则成了“孤魂野鬼”。

材料四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宣布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党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指导方针。

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的思想局面的原因。(6分)

(2)结合西方思想文化史的有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的“轴心时代是人类精神的第一次觉醒” (4分)

(3)董仲舒的哪些主张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你认为汉初百家争鸣局面结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4)新中国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百家争鸣政策的?(4分)从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

 

(1)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2分)学术环境相对宽松;(1分)面对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局面,(1分)各阶级阶层代表人物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发表自己的观点或主张,因此出现百家争鸣局面(2分) (2)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强调理性,追求知识、追求真理,把人从神和自然崇拜中解放出来。(4分,答出两个以上的人物计2分;解释得当计2分) (3)“大一统”“天人感应”等;(2分)根本原因: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2分) (4)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即将胜利完成,(1分)党和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事业;(2分)同时在科学文化领域内仍然存在着某些“左”的思想影响。(1分)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将“百家争鸣”作为发展科学文化的方针政策,显示了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执政党包容百川的气魄,这是一个符合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方针。(2分,意思相近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韩厚健回忆说:“……在外有百万大兵压境的险恶形势下,我们成功发射了……使国家发展空间技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也显示了国防实力,为保卫国家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你认为韩厚健回忆的事件是

A.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氢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

D.“神州五号”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

 

查看答案

被誉为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的事件发生在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查看答案

建国后17年间的发展,为共和国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表现不包括

A.确定了人民教育事业的指导方针

B.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

C.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掀起了“上山下乡”高潮

D.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和成人教育初具规模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思想界从学习西方的“器物”演进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出现这种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西学东渐”局面开始形成

 

查看答案

蔡元培先生在《我是怎样做北京大学校长的》里称:“我们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尤其北京大学的学生,是从京师大学堂‘老爷’式学生嬗继下来……他们的目的,不但在毕业,而尤注重在毕业以后的出路……这种科举时代遗留下来的劣性根,是于求学上很有妨碍的……”,就此你认为蔡元培主张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A.反对复古尊孔潮流

B.传播民主科学思想

C.造就现代知识分子

D.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