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精美的丝织品、景德年间的瓷罐、唐三彩马、粉彩瓷器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西汉初年,政府曾经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景帝时期,更是明确指出:“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这表明,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工商皆本 C.农商皆本 D.重商抑农
中国古代创造的辉煌文明对世界文明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追根溯源,中国文明的成就主要是由下列哪一经济形态决定的?
A.小农经济 B.资本主义经济 C.社会主义经济 D.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放之效,已断可睹矣。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所述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4分)
(3)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使改革充满阻力。上述两个改革都遇到这个难题。请运用你所学知识谈谈中日两国改革者在改革前是如何处理这个难题的?(4分)
(4)依据材料三,概括“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不得摘抄原文)(2分)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摘录
27.他们宣传说,当钱币扔在钱柜里叮当作响的时候,灵魂即会应声飞入天堂。
28.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
36.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自己感觉到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赦罪或全部免罚。
材料二 加尔文《基督教原理》摘录
救恩对于某一些人是白白赐予,对于另一些人则是无由达到的,这一件事很显然的是由于神的旨意。
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却是将救恩赐予某些人。
根据圣经的清楚教训,我们敢肯定地说,由于上帝的永久而不改变的安排,他早已按照自己的意旨,决定了要将谁接入他的救恩中,并将谁贬入灭亡。
材料三 图片 圣巴托洛缪之夜(1572年8月23日)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路德怎样的主张和要求?(3分)
(2)材料二反映了加尔文怎样的主张?(3分)
(3)材料一、二的主张对欧洲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6分)
(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宋史》
材料二 王安石“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格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监司无监察之人,守将非选择之吏,转徙之亟,既难于考绩,而游谈之众,因得以乱真。……农民坏于差役,……又不为之设官,以修其水土之利。兵士杂于疲老,而未尝申敕训练,又不为之择将而久其疆场之权。……其于理财,大抵无法。故虽俭约而民不富,虽勤忧而国不强。”
——《续资治通鉴》卷六十六
材料三 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宋史·王安石传》
材料四 王安石认为:国用不足,由未得善理财之人耳,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司马光认为: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争民,其害乃甚于加赋。
——《续资治通鉴》卷六十六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王安石为改变这些现状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3)材料三涉及王安石变法的法令是?(2分)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推行这些措施的目的。(2分)
(4)你对材料四中王安石、司马光的理财之道的认识有何看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