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0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10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眷夏天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什么生产方式?(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统治者制定的主要经济政策是什么?(1分)

 

材料二:清末,马铃薯开始引进福建,种植面积很快扩大,主要销往国外市场。《闽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裁:“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但是在鸦片战争前,当地很难买到马铃薯,外国人餐桌上的马铃薯要从澳门运进来。”

——林星《近代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城乡关系的透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开埠通商后福州周边农村经济呈现出什么新现象?(2分)

 

材料三:“在社会舆论的推动下,清廷于1897年诏令兴农学,翻译农学书籍……次年,清政府谕令各省设立“农务局”,掌管督课农务事宜,决定在学堂中设立农学科”。

——吴申元《中国近代经济史》

(3)据材料三列举晚清政府农业政策的新变化。(2分)

材料四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对农树经济体制进行怎样的改革?(2分)它的推行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1)生产方式:男耕女织。(1分)经济政策:重农抑商(1分) (2)新现象:农产品商品化;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2分)(任答一点即得2分) (3)变化:兴农学、翻译农学书籍、设立农务局、设立农学科。(或出现了近代化趋势)(2分) (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影响: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国际金融的发展

C.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接受和认可

D.跨国公司的推动

 

查看答案

右图标语牌上的文字为:“WTO! Kills.FARMERS”。人们打出这一标语主要是反对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法西斯暴行         B.伊拉克战争

C.经济全球化         D.恐怖主义

 

查看答案

“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B.举办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C.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D.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查看答案

以下图标中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揭开苏联改革序幕的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