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地位的变迁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开始了儒家对妇女贞节观念的建立过程,但在现实的庶民生活中其实仍保有相当的弹性与空间。宋代贞节观念虽然经程朱的奖励而加重,但在当时社会影响尚小。明代在书籍方面,有徐皇后的《内训》,解缙的《古今列女传》。在法律方面,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下达这么一个诏令,“民间寡妇,30以前夫亡守志,50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免本家差役。”又命令地方官员制定规章制度,表现突出的赐祠祀,一般的树牌坊,用以奖励贞节……一部二十四史中,明史中的节妇烈女最多。
——摘自费丝言《由典范到规范》
材料二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富贵残、长幼妍媸均可。
——《大公报》1902年6月26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妇女贞节观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时代背景。(8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新妇女观的哪些内容?这种新妇女观受到了哪种思想影响?
列举近代中国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发生的思想解放运动和反封建革命。(8分)
《邓小平年谱》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我们党做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绝非历史的‘偶然’,更不是某个人的‘臆想’,而是中国发展的要求和时代发展的大势使然,是‘内忧外压’的形势所逼迫出来的。”这里的“绝非偶然”主要是指( )
A.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需要 |
B.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 |
C.实现国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需要 |
D.打破我国对外完全封闭状况的需要 |
一位同学在解释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问题时写下了下列观点,请你指出错误之处
A.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
B.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
C.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
D.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和政策 |
在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创举有()
①用逐步过渡的形式改造个体农业和手工业 ②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与和平赎买的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③实行土地改革 ④用暴力方式将生产资料的私有改造成公有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抗拒这个潮流。”文中的“潮流”指()
A.民主革命 |
B.五四运动 |
C.社会主义运动 |
D.辛亥革命 |
1938年3月,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逝世十三周年,毛主席亲自撰写一副挽联:“国共合作的基础为何?孙先生云: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下列关于三民主义能和共产主义结成好朋友的主要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
A.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当时的中国都是革命的、进步的 |
B.孙中山先生吸取了革命屡屡遭受挫折的教训,接受中共的正确主张 |
C.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立三大政策,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
D.国共两党面临的斗争对象、革命目标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