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3分)朝议,是指古代中国皇帝召集重要官员在朝堂开会,讨论国家军国要务,大臣畅...

(13分)朝议,是指古代中国皇帝召集重要官员在朝堂开会,讨论国家军国要务,大臣畅所欲言,最后仍由皇帝决断的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议定皇帝名号:

(公元前221年),秦灭掉了关东六国中最后的齐国,“一统天下”。赢政召开了由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动、廷尉李斯等重要公卿参加的朝廷会议。会议商讨的主题:“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二、“封建”还是“郡县”?

三、再兴“封建”论,却发“焚书”难

材料二:太宗曰:“……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

材料三: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宰相胡惟庸谋反伏诛,于是废宰相。……相权与君权合而为一,明朝早期皇帝大权独揽。但由于国家事务繁多,皇帝无法处理,洪武十五年九月罢四辅官,仿宋殿阁制设内阁。内阁只为皇帝的顾问,奏章的批答为皇帝的专责。内阁大学业士一职多以硕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担任,只照皇帝意旨写出,称“传旨当笔”。权力及地位尚不如过去的宰相。宣宗时期,……批准内阁在奏章上以条旨陈述己见。称为“票拟”制度,又授予宦官机构司礼监“批朱”。票拟之法补救可君主不愿面见阁臣之弊。

——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秦朝前两次朝议“定乾坤”是指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委百司商量”国事的主要理由。他如何“委百司商量”国事?(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内阁主要职责,据此概述明朝政治的特点。(3分)

 

(4)综上材料,分析朝议制度的利弊。(4分)

 

(13分)(1)确定了“皇帝”名号;在全国推行郡县制。(2分) (2)理由:地广人众,事杂多变;一人独断,易出错,可能会导致国亡。(2分)过程:在门下省下设政事堂。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宰相及大臣在此共议军国大事,最后由皇帝裁决。(2分) (3)充当皇帝的顾问,“传旨当笔”;后有“票拟”之权,但受司礼监制约。 (2分)特点:群主专制强化。(1分) (4)利:大臣 们议政,可以集思广益,不失为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2分)弊:朝议仅仅是作为皇帝裁决的依据,国 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在群主专制强化的明清时期,容易使君臣悬隔,朝廷大臣难以参与议政。(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下面三幅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9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A—1、A—2、A—3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朝代的何种地方行政制度?(3分)

 

(2)图A—1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各产生了什么影响?其历史影响为什么会前后不同?(6分)

 

(3)图A—2与图A—1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的主要差别是什么?(3分)

 

(4)简述图A—3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内容,分析其作用和影响。(7分)

 

 

查看答案

“……神出洞,仙下山,扶助大清来练拳。不用兵,只用团,要杀鬼子不费难。烧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大法国,必胆寒,英美俄德哭连连。一概鬼子都杀尽,我大清一统太平年。”义和团揭帖说明了        

①义和团盲目排外                        ②义和团具有迷信色彩

③义和团扶清灭洋                        ④义和团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在保卫台湾的斗争中,率黑旗军进行抗日斗争的将领是                       

A.徐骧               B.刘永福         C.邓世昌         D.邱逢甲

 

查看答案

图1为西方明信片,描绘中国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一场大战的场面。这场激烈的海战发生             

A.黄海大东沟附近     B.山东威海卫附近 C.朝鲜丰岛附近  D.辽宁旅顺附近

 

查看答案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