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有关嬴政定“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立志效法古代明君
C.是君主集权的产物 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
“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这种观点( )
A.力主推行分封制 B.反对分封制
C.实行郡国并行制 D.推行世袭制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
①周王室──周王室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周初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A.封邦建国,防御狄夷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以诸侯国拱卫周王室,巩固周朝统治
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使“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的国王,他是( )
A.舜 B.尧 C.禹 D.启
材料一 “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名曰洋灯,火锅名曰洋锅,细而至于酱油之佳者亦名洋酱油,颜料之鲜艳者亦呼洋红洋绿。……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洋乎洋乎?盖洋洋乎!”
——陈作霖《秉烛里谈》
材料二 传统社会的价值观是“贵义贱利”,居于“四民之末”的商人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但是,晚清时期“重商”不仅发展为影响深远持久的社会思潮,而且也改变了清王朝的国策,由“重农抑商”变为“以工商立国”。表现在社会风尚方面,就是习俗更易具有了商业化趋向。商人不仅捐纳功名跻身于绅士之列,而且有名望的绅士们也相率从商,在绅与商的交互渗透中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绅商阶层”。在社会交往中,也出现“交往重衣冠而不问出身”的时俗。
——《新编中国通史·晚清社会风貌》
材料三 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维新派人士倡导发动女权运动。康有为在广东南海首创《不缠足会草例》,其后与康广仁等在广州正式成立了“不缠足会”,并逐渐推广,新学堂则以不缠足为基本的入学条件,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经济成长历程》(岳麓版必修Ⅱ):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1)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概括晚清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特点。(10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