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

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             ②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③城市经济的繁荣                 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B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处,领以亲信、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

①因军事需要而设置               ②降低了行政效率       

③参与国家决策                   ④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汉书》“山东出相,山西出将”,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其中的古代的山西、关东、江左、河南分别指

A.崤山以西、山海关以东、长江以北、黄河以南

B.太行山以东、函谷关或潼关以东、长江以西、黄河以南

C.崤山以西、函谷关或潼关以东、长江以东、黄河以南

D.太行山以东、山海关以东、长江以南、黄河以南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方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选集》第4卷

材料二:满足农民有关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的愿望… …农民在本地范围内自由支配余粮等项要求。                                        

——列宁

材料三:“我们的机关实际上是从沙皇和资产阶级那里过来的机关”,“是资产阶级和沙皇制度的大杂烩”。                                   

——列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方法具体指什么政策?列宁为什么说“错了”?(6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比较,在农业方面政策有何变化?在当时有什么积极作用?(8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列宁在晚年对此进行怎样的理论探索?(2分)

(4)综合以上材料,你如何评价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甘地认为“坚持真理”是强者的武器,它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

材料二 15岁时,甘地偷了哥哥的一小块金子,由于不敢当面认错,他写了悔过信给父亲。原以为会受到重罚,没想到父亲竞原谅了他,甘地感动得哭了。他认为,父亲信任与慈爱的力量远远胜过责打。甘地在英国留学和南非工作期间,他阅读了许多书籍。《圣经》中关于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给甘地以深刻的印象。甘地对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等人著作中,以宗教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平等的思想极为认同,认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仁爱”精神为主旨。

材料三 (1919年)甘地决定……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式,来反对罗拉特法案,为此,他……一方面号召印度人民在一九一九年四月六日举行总罢业和绝食,……另一方面,不准人民群众以暴力手段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这充分暴露了印度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世界现代史编写组《世界现代史》(1983年版)

材料四  (1919年)哈里发运动的领袖们接受了甘地主义的原则,……甘地在团结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他这时事实上是把哈里发运动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汇流成为统一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1994年版)

(1)材料一体现了甘地的什么思想?(2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甘地这一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2分

3)材料三、四两则材料是如何评价甘地在1919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作用?这两种评价有何差异?(6分)

(4)这种评价的差异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4分)

 

查看答案

1978年邓小平访日期间,曾经乘坐日本新干线的高速列车。在车上,一名日本记者采访他乘坐此车的感受,邓小平回答说: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更适合坐这个车了。“下列论断中最符合这句话含义的是 (  )

A.“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B.“如果现在不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C.“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致富不一样,社会主义国家的致富要达到共同富裕。”

D.“实现四化,永不称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