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过秦论》
材料二 贞观十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北狄世为寇乱,今薛延陀倔强,须旱为之所。朕熟思之,唯有二策,选徙十万,击而掳之,百年无患,此一策也;若随其来请,结以婚姻,亦足三十年安静,此一策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 毛主席说,康熙皇帝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他三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尊崇达赖喇嘛,护送六世达赖进藏,打败准噶尔人,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组织东北各族人民进行抗俄斗争,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保证我永戍黑龙江,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为巩固东北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
—— 《毛泽东与老舍谈康熙》
(1)根据材料,指出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面临的民族问题有何不同?(5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是怎样处理各自面临的民族问题,效果有何相似之处?(10分)
(37分)阅读材料,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诞生。……面对30年代初整个西方世界大萧条的局面,凯恩斯主张抛弃西方传统经济理论,改用货币调节的手段来维持经济稳定,同时用政府行政干预的方式来影响经济发展,解决失业问题
——人教版《历史必修2教师用书》
材料二 1950年美国与其他发达(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国家经济实力对比示意图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为医治生产停滞,政府降低利率、放宽信贷,却加剧了通货膨胀;为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又被迫提高利率、紧缩银根,人为放慢经济增长的步伐,却又使生产停滞、经济恶化。……1979年4月到1982年12月,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11.8%,失业率达到10.8%,失业人口数达到1200万。
——人民版《历史必修2》
材料四 货币学派认为,影响经济的要素是货币发行量而不是需求。它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供给学派强调以供给创造需求,认为发展经济的重点在于扩大供给而不是需求,只要供给充足,需求就会跟上,整个经济便会随之出现稳定增长。该学派主张减税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认为减税能刺激人们的投资和工作积极性,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能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
——人民版《历史必修2》
(1)根据材料一,归纳凯恩斯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重大意义。(1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美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变化。结合材料一,说明这—变化的实质。(10分)
(3)与凯恩斯主义相比,材料四中的货币学派、供给学派提出哪些不同主张,给美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从凯恩斯主义到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的主张和影响,你能得到哪些启示?(13分)
培根曾经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B.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D.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当宣言出版的时候,我们不能把它叫做社会主义宣言。在1847年……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当时社会主义,至少在大陆上,是上流社会的,而共产主义运动恰恰相反。”材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的奋斗目标是
A.实现社会主义 B.革除资本主义的弊端
C.为工人阶级谋利益 D.解放被压迫民族
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在北美生根开花?这说明:
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C.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D.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十年,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且在政治上逐步成熟。这一时期中共“政治上成熟”的表现包括
①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索出了一条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②依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了国共之间的关系
③依据中国的社会性质提出了正确的民主革命纲领
④两次分别克服了党内右倾和“左倾”的错误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