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僧人也不断东渡日本,沟通中日两国...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僧人也不断东渡日本,沟通中日两国的文化,其中贡献最大的是鉴真和尚。鉴

真,姓淳于,扬州人,生于六八八年(垂拱四年),他对于律宗有很深的研究,在扬州大明寺

讲律传戒。他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东渡日本,经过六次努力,历尽艰险,“频经炎热”,双

目失明,终于在七五四年(天宝十三年)携同弟子到达日本,时已年近七旬。鉴真把律宗传

到日本,同时还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传授给他们。日本现存的唐招提寺,就是鉴

真及其弟子创建的,它对日本建筑艺术有重要影响。该寺至今还收藏着鉴真和尚的坐像,这

是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纪念物。鉴真精通医学,尤精本草,他虽双目失明,但能以鼻嗅

分辨各种药物,对日本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北京宣武门附近,有一座古老的天主教堂,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教堂

的创建人是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人利玛窦。利马窦在中国传教时,采用中国的服饰礼仪,

主张将孔孟之道和宗法敬祖思想同天主教教义相融合。他研读“四书五经”,并作拉丁文释义

和注释。他借用中国原有的敬神名称,将基督教会所敬拜的神译为“天主”。他利用西方科学

知识结交名流显贵,发展了众多的信徒。利玛窦死后葬在北京,同一墓地还葬有德国传教士

汤若望.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他们都是耶稣会传教士。

——岳麓书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三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四  到一八七五年左右,教会学校总数约增加到八百所,学生约二万人,其中基督教传教士开办的约有三百五十所,学生约六千人,其余均为天主教开设。这个阶段的教会学校仍以小学为主,但已有少量教会中学出现,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女学校也有所增加。

从一八七五年到一八九九年止,教会学校总数增加到约两千所左右,学生增至约四万名以上。

中学约占百分之十,开始出现大学,实际上都是在中学基础上添加的大学班级,大学生总数

不到二百名。天主教仍以小学教育为主,也有少数中学;基督教中学有明显的增加,大学也

逐渐地在形成之中。

——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根据材料一概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利玛窦在中国顺利传教的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教会学校在中国的开设。(10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宗教往来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作用的认识。(4分)

 

 

(1)①促进了佛教在日本的传播。(2分)②促进了日本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的发展。(2 分)③促进了日本医药学等科技的发展(2分)④增进了日本对中国文化(唐文化)的了解和 向往。(2分) (2)①用西洋器物引起皇帝及官绅们的兴趣。(2分)②广泛结交朝野人士。(2分)③语言、 装束、礼仪等顺应中国的习惯。(2分)④介绍西方科学技术。(2分)⑤融合东西方思想文化。 (2分) (3)①侵犯了中国的教育主权,占领了中国的教育阵地。(2分)②扩展了教会势力,培养了 传教助手,便利了列强的政治.经济.文化侵略。(2分)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文化教育的发 展。(2分)④有利于中国妇女的解放和社会风气的改进。(2分)⑤培养的各方面人才促进了 中国的近代化。(2分) (4)①宗教往来会导致人类文明的冲突。(1分)②宗教往来能促进人类文明的接触与传播了解与交流、融合与发展。(3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10年7月,日俄签订了第二次日俄协约,该协约秘密条款有六条,规定日俄有权

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保卫其在中国东北的特权;当第三国侵犯两国特殊利益时,两国相互支

持。与该协约签订相关的重要背景是                                        (    )

A.中国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B.英日同盟条约与英俄协约先后签订

C.美国加紧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D.三国同盟形成对日俄的共同威胁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埃里克·方纳在《奴隶制、内战和重建》一文中写道:“然而,从许多方面

看,标志这场战争转折的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而不是葛底斯堡和维克斯堡战役,因为《解

放黑人奴隶宣言》将军队之间的战斗转变为社会之间的战斗,并断言联邦的胜利将导致南部

内部的一场社会革命。”美国内战后南部的社会变化不包括       (    )

A.南部黑人奴隶获得一定的自由           B.南部农业得以改造

C.工业革命在南部得以扩展               D.种植园主在南部的控制力得以完全丧失

 

查看答案

《瀛环志略》中记载:“(某国)都城有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

房者,由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士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

王谕相,相告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复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

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是

A、近代英国的议会制                 B、近代法国的共和制

C、近代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D、近代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查看答案

1978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

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

荒。”于是省委决定“借地渡荒”,即借给每一个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

归自己所有,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的粮油作物谁种谁收。安徽省委的做法          (    )

A.公开违背了中央精神                   B.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C.充分满足了群众的要求                 D.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查看答案

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的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从这段描写中获得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有

①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                ②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③小农经济遭受沉重打击              ④农村出现新式交通运输工具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