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修严厉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 认为孩子犯错误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A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僧问:如何解脱?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禅师曰:谁诟汝? 问:如何是涅盘?禅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禅师观点相似的是                                     

A 王阳明               B 王夫之              C 朱熹             D 荀子

 

查看答案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下面哪种主张

A “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B “谓行仁自孝悌始”

C “刑不避大夫”                        D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查看答案

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是在统一观念主导下实现和维护中华民族大融合、大一统的历史,自秦统一后的2200年间,中国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时间占2/3以上,历史上每一次民族对峙、国家分裂之后,最终的结局仍是民族大融合与新的空前大统一国家的出现。中国战争史的主流是谋求统一的战争。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保持发展上的连续性,为世界上所仅见,就在于文化认同与国家统一相辅相成。可以说国家统一的理念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胎记,是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与理性追求。

              ——《 瞭望新闻周刊》

材料二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曾出现过一些社会相对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的历史时期,可以说,这就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其实,古代在“和谐社会”出现之前,当旧的社会秩序遭受到猛烈冲击时,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往往应运而生,其间出现了不少要求建立和谐社会的某些思想或观点,如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

 

材料三  清朝前期鼎盛时期的疆域:西跨葱岭,东临太平洋,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鄂霍次克海、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一带,南包南海诸岛。

——《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2)结合材料二,例举中国古代典型的“和谐社会”,并简述出现这一和谐局面的形成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康熙在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就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约翰·洛克《论政府》(1688年)

(1)结合两则材料,概括说明其基本思想。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理论?根据材料概括作者的政治主张。

 

(3)结合史实,分析上述思想在当时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