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分)民主是近代以来世界的潮流,是一切进步力量的政治追求,制定法律是保证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戊戌变法既不可能得到人民大众的理解和支持,也不能被清王朝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所接受,君主立宪制以失败而告终……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试图把西方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与中国传统的考试权、监察权结合在一起,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但是,“三权分立”制度也好,“五权分立”制度也罢,在历史上并没有站住脚。袁世凯不仅解散了参议院,甚至还废除共和、复辟帝制。在随后的十几年间,参议院成为北洋军阀的玩偶和道具,北洋军阀搞伪宪闹剧,制造的是一片混乱。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了欺骗人民,召开了“国民大会”,制定了所谓“宪法”。但是,即使这样的“宪法”,也根本没有得到真正实施。
——引自《“六个为什么”》解读
材料二 这些年,世界瞩目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也关注中国的政治发展模式。提出“软实力”概念的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在今天的许多领域,投票制度、选举制度、听证制度、政务公开制度、信息公开制度……民主的实现途径不断增多,制度化的渠道不断拓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参与热情也不断提高。
作为政治文明发展的一种标志,法治成为中国人民的殷切向往和不懈追求。而在法治精神的弘扬中,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坚持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司法为民深入实施,人民民主权利的法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日益形成。这充分表明,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在全社会的共同实践中正一步一步化为现实。
——摘自《人民日报》
(1)近代中国人民为建立民主法治社会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虽然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为现代中国建立民主法治社会提供了某些借鉴,试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加以概括说明。(6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在1949—1956年间“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的内容及其法律依据?概括新时期党和政府是如何健全和保障民主制度的?(18分)
(3)依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成立以后民主法治建设的特点。(8分)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历程的认识。(5分)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这样阐述道:“哲学用以观察历史的惟一的‘思想’便是理性这个简单的概念。‘理性’是世界的主宰,世界历史因此是一种合理的过程。这一种信念和见识,在历史的领域中是一个假定,但是它在哲学中,便不是一个假定了。”作者认为
A.史学家普遍接受以理性治史 |
B.理性是合理解释历史的唯一工具 |
C.理性是史学家所应有的精神 |
D.理性的作用只体现在哲学发展中 |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做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在这一论断影响下取得的科技成果不包括
A.杂交水稻“南优2号”育成 |
B.“银河Ⅰ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
C.“神州”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
D.我国深圳、山东等地克隆牛成功 |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认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又与美元挂钩,美元因此而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就要求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手段与货币储备。这样做,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美元,在海外不断沉积。这样,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核心货币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国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就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作者的观点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
B.“双挂钩”的金融体系无法真正建立起来 |
C.布雷顿森林体系自身的问题使它不可能持久 |
D.二战后建立的金融体系直接导致美国出现贸易逆差 |
2009年,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发表的评论认为,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代表世界未来格局,如同法理德·扎卡瑞亚在刚刚出版的新书《后美国时代》中所描述的那样,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将逐渐走上全球政治舞台,成为世界强国,美国人只能独自悲伤。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的霸主地位已经动摇 |
B.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
C.在未来的政治格局中,美国将会丧失强国地位 |
D.“金砖四国”将会取代美国的世界霸权 |
19世纪末,张謇创办南通大生纱厂。大生纱厂一开始就是建立在通海(地名)的手织业上,以产12支纱为主,全厂70%的产品供应通海手织户,在管理上也 “停年歇夏”,以适应农时。
这则材料说明
A.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逐渐瓦解着落后的手工业 |
B.近代中国出现了一种立足于本土的实业发展道路 |
C.张謇的实业建设主要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 |
D.张謇创办的企业最终在列强的挤压下破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