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期,很多废弃的水利工程得以修复,大量的荒地辟成良田。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A.推行青苗法 |
B.实行募役法 |
C.颁行农田水利法 |
D.推行免役法 |
商鞅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其实质作用是
A.对地主阶级的批判和否定 |
B.为地主阶级专政提供条件 |
C.肯定了公田私田化的现象 |
D.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
“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揭示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哪个原因
A.触犯了大贵族大官僚的利益 |
B.变法推行操之过急 |
C.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
D.变法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 |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段材料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
A.有教无类 |
B.启发式教学 |
C.温故而知新 |
D.当仁不让于师 |
阅读下列材料:(18分)
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
【材料一】 孙中山及其手书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1) 材料一的图l中,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中的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6分)
(2) 材料二中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在国民大革命后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先后创造性地提出了哪两大革命思想?(6分)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出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在发展经济和统一祖国方面有哪些创新?(4分)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形成的特点。(2分)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阅读下表:
人物 编号 |
人物 |
人物速写 |
人物编号 |
人物 |
人物速写 |
① |
梁启超 |
号称“饮冰室主人”,曾拜“南海先生”为师 |
⑤ |
林则徐 |
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销烟” |
② |
李鸿章 |
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被指为“卖国贼” |
⑥ |
康有为 |
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 |
③ |
魏源 |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
⑦ |
李大钊 |
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著有《庶民的胜利》一书 |
④ |
陈独秀 |
《新青年》的创办者 |
⑧ |
曾国藩 |
创建了“湘军” |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人物分为四类(每一类2人)。(4分)
(2)概述这四个派别人物对于向西方学习的主张。(4分)
(3)结合上述人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谈谈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外国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