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航路开辟 材料一 吾已下令俘获留人,拟送国王和王后二位陛下,……二位陛下从六名...

新航路开辟

材料一  吾已下令俘获留人,拟送国王和王后二位陛下,……二位陛下从六名土著中可看出,彼等对军事一无所知。其实,只要国王和王后一声令下,吾等即可把所有土人带到卡斯蒂利亚,或将其全部拘留岛上,因为我们五十人足可征服其所有人,并随心所欲的支配他们。

——节选自《航海日记》

材料二  地理大发现时代新旧大陆的相遇,……最积极的后果之一就是玉米、南瓜、西红柿、马铃薯、蕃薯、花生等美洲粮食作物输入旧世界。它不但极大地改变了欧洲人的餐桌,也养活了更多人……这是新旧两个世界之间一场宏大的物种交换。……这种交换并不平等:欧洲人在这里收获了大量的粮食、赢得了巨大的利润,而他们携带的天花、麻疹病毒,也造成了印第安人的大量死亡。

——《哥伦布大交换》(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

材料三  两座英雄纪念碑和一座双面碑

在菲律宾麦克坦岛有两座相距不过百米的英雄纪念碑,它们分别是:1866年西班牙人为纪念麦哲伦而树立的英雄纪念碑和1952年菲律宾为纪念杀死麦哲伦的酋长拉普拉普树立的英雄纪念碑。

在岛上还耸立着一块铜碑,碑的正反两面用英文镌刻着麦哲伦和拉普拉普这两位敌对人物的事迹。

正面写着:“菲律宾土著人抵抗欧洲人入侵,在此击毙其统帅麦哲伦。”

    背面写着:“麦哲伦与菲律宾土著人激战,受伤后身亡于此。后来其部下继续西航,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海。” 

问题:(25分)

(1)材料一中,“吾”指的是________,支助他的“国王和王后”指的是________(国家)的王室。他带领船队横渡____________,抵达了________。(4分)

(2)对于麦哲伦船队与菲律宾土著人的激战,为什么会有以完全不同口吻撰写、记载同一事件的两篇碑文?双面碑和两座英雄纪念碑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6分)

 

 

(3)你是如何看待新航路开辟的?(15分)

 

 

 

 

哥伦布;西班牙;大西洋;美洲。(4分) 原因:对于同一历史事件,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双面碑辩证的诠释了“文明”与“野蛮”的关系。(2分)麦哲伦给菲律宾人带来了西方的文明,同时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是人类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应该纪念;(1分)拉普拉普在殖民化浪潮中战胜了野蛮的西方入侵者,功不可没,值得纪念。(1分) 启示:历史需要用辩证的眼光审视,“双面碑”让人看到了宽容、尊重和公正。(2分) 3)(15分)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答案1为最高层次的答案。 答案1: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抽象视角:如指出新航路开辟、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活动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对全球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 答案2: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指出哥伦布、麦哲伦等冒险家的两重身份;新航路开辟对于“新旧”两个世界的不同影响。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   叙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 答案3: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地解释。   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   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海洋探险和殖民扩张紧密相连。新航路开辟促成人类历史的进步。新航路开辟给亚、非、美洲人民带来空前浩劫。观点清晰;观点不清晰。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 答案4: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 其他答案: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辛亥革命

    材料一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二  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贴出的一副春联这样写着:“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

问题:(6分)

1)请根据材料一,简要评价辛亥革命。 (2分)   

 

2)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评价辛亥革命。(2分)   

 

3)请综合两则材料,简要评价辛亥革命?(2分)

 

 

查看答案

中国与世界

1750年至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表

 

1750年

1860年

1900年

中国

32.8%

19.7%

6.2%

英国

1.9%

19.9%

18.5%

美国

0.1%

2.8%

23.6%

问题:(15分)

1)1750年至1900年,与英美两国相比,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份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11分)

 

 

 

2)英美两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从1860年到1900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4分)

 

 

 

查看答案

“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黑格尔)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性。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思想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由原始宗教到理性觉醒阶段(即: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以儒学为主体的神学迷信阶段和对儒家经典的批评启蒙阶段。

问题:(14分)

1)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带来怎样的影响?(4分)

 

 

2)试以西汉以来儒学发展演变的相关史实及影响说明文中第二阶段的论点。(10分)

 

 

 

 

查看答案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发生过两次重大的生产关系调整,分别是什么时期的哪两次?带来怎样的影响?(9分)

 

 

 

 

查看答案

启蒙思想

材料一  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商人们所说的关于那里官吏的掠夺行为。……在那个地方的一切历史里,是连一段表现自由精神的记录都不可能找到的。那里,除了极端的奴役而外,我们将永远看不见任何其他东西。……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在帝国(注:指中国)最早时代,便允许人们在皇宫中一张长桌上写下他们认为朝政中应受谴责之事,这个规定在公元前2世纪汉文帝时已经实行;……这一重要事实推翻了(盂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对世界上这个最古老的国家提出的笼统含混的责难。……皇帝……可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最有权威的预言者;皇帝的御旨几乎从来都是关于道德的指示和圣训。

——伏尔泰《风俗论》

问题:(8分)

1)根据两段材料,分别概括孟德斯鸠、伏尔泰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德斯鸠、伏尔泰思想的共同之处。虽然他们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评价不同,但目的却是一致的,请指出他们相同的目的。(3分)

 

3)你认为他们哪一位的观点更接近中国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现状?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