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统治时期的中央政权,其实质是
A.民族资产阶级的共和制政权 B.大地主阶级的专制集权
C.封建军阀集团的独裁政权 C.资产阶级和大地主阶级联合专制
1921年后,苏俄实行粮食税,采取租让制和租赁制,允许自由贸易,推行按劳取酬,这一系列做法和1934后斯大林推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中实行的政策最大的不同是:
A.政策推行的社会背景不同 B.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不同
C.政策实行后的结果不同 D.政策所涉及的经济体制不同
《剑桥中华民国史》中说:“如果它(指中共)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1922年中共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B.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
C.中共犯了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 D.中共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文中所说的“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指的是
A.辛亥革命使中国完成了近代化的任务 B.辛亥革命迈出了民主政治关键性的一步
C.辛亥革命将中国传统文化彻底改造 D.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由贫弱走向富强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渐成报纸文章的熟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名词命名。这主要反映了
A.“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文化主流
C. 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D. 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开始萌发
针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章太炎说: “言种族革命,则满人为巨敌,而欧、美少轻。以异族之攘吾政府,在彼不在此也。若就政治社会计之,则西人之祸吾族,其烈千万倍于满洲。”这表明他
A.反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B.主张开明君主专制
C.认识到了三民主义的一些不足 D.不主张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