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眼中的新文化运动
材料一: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
材料二:此种新文化运动,在我国今日,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倘能继续增高,其将来收效之伟大且久远者,可无疑也。吾党预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兵法“攻心”,语曰“革心”,皆此之故。
材料三:……从速设立一大印刷机关,诚不可谓非急务矣。果能成事,其利如左:凡关于宣传吾党之宗旨、主义者,如书籍、杂志等类,可自由印刷,免受他人制肘。……
——孙中山《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
问题:(13分)
(1)该信函的原文落款是“孙文,九年一月二十九日”,据此推测,该信函应写于哪一年?(1分)
(2)依据材料一,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有何影响?(不得照抄材料)(2分)
(3)依据材料二,孙中山认为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是否同意,谈谈你对新文化运动原因的理解。(5分)
(4)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你认为写此函时孙中山与新文化运动者们的政治理想是否相同,为什么?你如何评价孙中山的认识?(5分)
中国历史上的一块界碑
这场战争,自1514年西方人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对于亚洲,战争改变了原有的格局。……(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最后胜利。从此,中国同周围国家的传统关系日渐改变。——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问题:(10分)
(1)“这场战争”具体指什么战争?“1514年西方人到中国”的重大世界背景是什么?(2分)
(2)你如何理解“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块界碑”?(4分)
(3)“中国同周围国家的传统关系”是怎样的?请用史实说明这种关系发生了“改变”?(4分)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问题:(12分)
(1)下表反映了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成过程,请按示例完成表格。(2分)
(2)上表反映出当时中央与地方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3)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各朝统治者对地方管理也各有创新。请分别列举西汉、元、清三代在地方管理中的创新之处。(6分)
(4)请对我国中央集权体制下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作出简要评价。(2分)
宋代的中国
当时(宋代),中国是世界最大也是最成功的国家。它的领导地位源于一系列的因素,从技术上的发明到工业企业的兴起和管理良好的农业,从普遍的教育和行政管理试验的传统到对宗教和各种哲学思想的宽容。中国衰败的原因在于它军事上的软弱,政府在一系列强敌压境的时候不是直接与之对抗,而是设法用贿赂的办法消除威胁。忍辱退让的政策证明是灾难性的。——摘自美国教授乔纳森·斯彭斯2000年1月刊登在《新闻周刊》杂志上的文章
问题:(9分)
(1)请对材料中“领导地位因素”的相关观点分别用一个史实说明其可理解之处。(5分)
(2)你是否同意作者关于宋代衰败原因的解释,为什么?(2分)
(3)根据以上分析,你认为当代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代史可能存在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2分)
东周时期的根本变革
东周时期(公元前771-256年),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10分)
(1)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多事的时期”?(不得照抄材料)(1分)
(2) “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表现有哪些?(6分)
(3) 这一时期呈现出的哪些趋势决定着此后的“中国发展进程”?(3分)
从近代最大的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到近代最有影响的报纸《申报》的诞生,再到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举行,可以看出上海是
A.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重要目标 B.引领中国革命的一面旗帜
C.近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头堡 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