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代扬雄《法言·学行》中有“师者,人之模范也”。这里“模”、“范”源自 A.古代...

汉代扬雄《法言·学行》中有“师者,人之模范也”。这里“模”、“范”源自

A.古代教育的模式                           B.宣传社会行为的榜样

C.官学考核的定制                           D.制造器物所用的模型

 

D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社会转型

材料一  关于“社会转型”的含义,在我国社会学学者的论述中,有多种理解,其中一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具体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所谓“三大阶段与两次转型”:三大阶段,亦即封建、帝制与民治是也。两次转型,分别是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前后与秦皇汉武之间……这次转型时,由于我们内部的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促使我们的社会政治结构非转型不可,那是主动的。第二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帝制转民治,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实在是从割让香港之后才被迫开始的。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问题:(25分)

(1)依据材料二,指出“两次转型”存在怎样的不同?(4分)

(2)根据材料二,选择“两次转型” 中任一次,试述这一转型是如何完成的?(6分)

(3)综合以上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某一“社会转型”历史时期的理解。(15分)

 

查看答案

诗文证史

某校高三历史老师布置同学们自学《现代史学名家》一课,小王同学对陈寅恪提倡的“诗文证史”方法特别感兴趣,查找到以下材料,并提出若干问题:

材料一   诗文证史法,或曰诗史互证法,即一方面以诗文或小说来证史,或补正史事的阙误,或别备史事的异说;另一方面,以史来证诗文或小说,或考证作品的今典,或寻绎诗文的通解。

材料二   以诗史互证,自推陈寅恪先生为最著。陈先生才思高敏,学养深厚,能就诗史曲折互证,成其新解。他说:“我之所以要搞唐诗证唐史,是因为唐代自武宗之后的历史记录存在很多错误。但唐代的诗歌则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实录,唐史的复杂性与接触面广这些特点,都在唐诗中有反映,成为最原始的实录。文章合为时而作,所以唐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摘自上师大古籍研究所虞云国《陈寅恪史学方法论》

问题:(8分)

(1)依据“诗文证史”法,如进一步探究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和希腊的历史,你认为应该特别重视哪些史诗的证史价值?(3分)

(2)除“诗文证史”的研究方法,请再举一例证史方法并作简要介绍。(3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诗文证史”这一治史方法?(2分)

 

查看答案

大国崛起

从北京往西大约8000公里,就是欧亚大陆的西部终端。从这里跨过一道海峡,有一个岛国,国名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我们通常称作“英国”。这个国家的面积仅有24万平方公里,在今天也只有6000万人口,但是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它却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原本在海洋中安详飘荡的小岛,孕育了超凡的能量,改变了自己,也影响了世界呢?

——摘自《大国崛起》走向现代(英国)解说词

问题:(13分)

请叙述英国自15世纪—20世纪初“改变了自己,也影响了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查看答案

康熙王朝

情景一:主题——康熙帝与中西文化

1674年,康熙命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铸造便于携带的轻巧大炮,他亲临卢沟桥炮场检验,赞扬“西洋炮甚利,且轻便易运。”所造350门炮在平定三藩之乱中大显神威。为嘉奖南怀仁,康熙封他工部侍郎。但是据史料记载,康熙帝的统治政策中也有推崇孔孟之道、程朱理学,重新提倡八股文,允许妇女缠足等内容。

情景二:主题——?

康熙帝在不同时期写的两首诗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问题:(10分)

(1)根据情景一,你能从材料中汲取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2分)

(2)情景二的诗词分别涉及哪些历史事件?(2分)

(3)参照情景一主题,为情景二拟定一个主题。(字数不超过10个)(2分)

(4)综合情景一、二,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角度,对康熙帝的贡献作简要评述。(4分)

 

查看答案

思想引领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古希腊哲学家)

材料二:(中世纪)天主教神学……是当时唯一的意识形态,天主教会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每一个毛孔,钳制着人们的一切活动。 

——《历史必修Ⅲ教师教学用书》 岳麓书社2005年版

材料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台词:“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四:“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问题:(12分)

(1)材料三与材料四反映了什么历史运动?两者指导思想有何不同?(4分)

(2)材料三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有何关系?(1分)为什么?(2分)

(3)请结合上述材料,概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简要历程。(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