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之战是苏联红军对德国法西斯军队的最后一战,……标志着德国法西斯军事的彻底失败。然而,柏林战役的政治意义远远高于军事意义。”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苏联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B.苏联获得战后对德国管制的政治优势
C.有利于战后东欧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D.决定了苏联战后成为抗衡美国的力量
马克思曾指出,运用《共产党宣言》原理“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事件可以作为上述观点证据的是
①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③苏俄新经济政策 ④中国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日本的商业资本发展程度较高
B.日本的商人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C.商人成为幕府统治的社会基础
D.日本统治者重视商业和贸易发展
马丁•路德认为任何一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实际上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摧毁了罗马天主教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下列选项中与造成1958〜1961年工农业国民收入生产状况的原因不相符的是
A.受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B.中央初步纠正了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C.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D.对国民经济实行了切实有效的全面整顿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制定了党的最髙纲领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