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时代。其中“封建时代”对应的是
A.黄帝时期 B.西周 C.秦朝 D.西汉
先秦经典《尚书》多次提到“民主”:“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意即“天为民求主,天降大任于成汤,使为民主。”对材料中“民主”的正确理解是
A.“民主”是指最高统治者 B.中国的民主政治早于西方
C.成汤是民主的领导者 D.商朝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他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
B.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
C.缺乏可以委此重任的优秀人才
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
史料记载“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绶”。1784年在日本出土了“汉委
奴国王”金印,证实了史料的真实性。对此事理解正确的是
A.这是中国与日本关系的最早记载 B.当时的倭奴国是中国的附属国
C.此事发生在东汉王朝前期 D.倭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得益于此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
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一般认为孔子及儒家所称颂的这种理想社会终结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