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认为:“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①为英国侵略进行辩护 ②不赞成使用武力
③肯定了中国抗争的正义性 ④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战争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有关明朝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明太祖朱元璋正式设立内阁 B.张居正是朱元璋的首辅大臣
C.明成祖朱棣时内阁是虚职 D.朱元璋时的殿阁大学士品秩较低
《齐民要术》的序言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同“缺”)而不录”。这说明该书
A.重视商业发展 B.推动了南方农业生产
C.体现了以农为本的思想 D.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郡守)宰,不制其侯王。”汉朝为解决这种现象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 B.要求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
C.设立刺史巡行郡县 D.分封同姓诸侯国
(28分)不同地区的文明在交流与融合中形成自己的特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唐代文化是在大一统局面下发展的,带有统一帝国的宏伟,呈现一种兼容的气度。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使丝绸之路向西南(指南亚)延伸。当时从广州出发到达波斯湾、红海等地的航线已经开通,广州港中外商船云集,带把壶、高足杯等外来物品不仅满足了贵族的奢侈需求'也引起了仿制的兴趣,直接借鉴外来造型的“胡瓶”,成为唐代相当流行的器物。由于唐朝的稳定和强大,当波斯被大食吞灭时,波斯王选择投奔唐朝,在长安度过自己的晚年。 ——《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1)依据材料概述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并分析对外交流发达的原因。(6分)
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北京,并带来望远镜、西文世界地图。随后又有多名欧洲传教士东来,其中瑞士传教士邓玉函与中国传教士王征合著《奇器图说》,系统介绍物理学原理。在他们的引导下,徐光启等一些思想开明的士大夫开始研究和介绍西方科技。耶稣会(天主教)传教士除带来西方学术外,也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利玛窦首先将《四书》译为拉丁文寄回意大利,后来比利时教士金尼阁又用拉丁文译《五经》。
——《中国古代简史》
(2)依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不同内容,结合所学分析相关的经济文化条件。(6分)
你已经看到,从五十个世纪以前的古代开始,尼罗河河谷的居民开始有了书面记载的历史以后,文明是怎样以奇特的方式进步的。从尼罗河走到美索不迭米亚,两河之间的土地,然后是转向克里特岛、希腊和罗马。地中海,一个内陆海成为了贸易中心,而地中海沿岸城市是艺术、科学、哲学和知识的发源地。到16世纪,它再一次向西迁移,并使大西洋沿岸国家成为了地球的主宰。 ——(美)房龙《人类的故事》
(3)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说明17世纪到19世纪中期“大西洋沿岸国家成为了地球的主宰”的表现,并概括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8分)
(4)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是20世纪的三位伟人,他们在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吸纳了西方文明的成果,领导了中国社会的三次历史性转变。结合所学完成下表。(8分)
领导人物 |
标志性事件 |
历史性变化 |
理论依据 |
孙中山 |
1911年辛亥革命 |
|
三民主义、五权分立 |
毛泽东 |
|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
|
邓小平 |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
(8分)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维新大事年表
时 间 |
事 件 |
1871年 |
①日本成立文部省,逐步建立小学、中学、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并重金聘请欧美教授在大学任教 |
1872年 |
②日本颁布《固定银行条例》,正式移植欧美股份公司制度 |
1873年 |
③日本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美国家建立常备军 |
1881年 |
④内务省发布《劝农局处务条例》,提出“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
1883年 |
⑤首相伊藤博文主持修建了豪华的“鹿鸣馆”,馆内有18个西洋式活动厅室,成为推广欧式生活的场所 |
1889年 |
⑥日本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了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7文化的因素。
(1)表格中属于 “文明开化”政策的是 (写出序号),并依据材料一简要归纳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4分)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