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关于民生问题的新探索包括
①人民享有一切自由和权利 ②节制资本
③实行“耕者有其田” ④核定地价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五四运动被认为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理由是
A.是一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反帝爱国运动
B.运动中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C.无产阶级开始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历史阶段,概括巴西和中国在经济发展历程中的相似之处(6分)。简述巴西,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对世界产生的影响。(4分)
毛泽东同年关于在1942年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曾经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l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20早期的历史变迁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影响。(10分)
(32分)文化传统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融合,对于促进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有积极的作用。
主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
打破贵族的垄断、在思想界呈现出“以民本思潮等为代表的私学文化"《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亮点。
(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现(4分),并分析这一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社会根源。(6分)
主题二 :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迈进
马丁 •路德提出在信仰上“惟独圣经",破 除教皇、修士等阶层的特权;他提出“惟独信心”,告诉人们个人灵魂的救赎不靠教会的活动来实现;他的诸多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圣经》的德译本,这无疑会使任何识字的德国人都有可能亲自学习《圣经》,这项工作在宗教改革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德国语言史和文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新教徒对教育和白话的重视也助长了地方语言的广泛使用。以语言作为根本的民族意识逐渐形成,现代民族主义国家也应运而生
⑵结合材料及所学内容,归纳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所产生的历史影响。(8分)
主题三:20世纪初想中国的思想交锋
长素(康有为)以为中国今日之心,公理未明,旧俗俱在,革命以后,必将日寻干戈,偷生不暇,何能变法救民,整顿内治。夫公理未明,旧俗俱在之民,,不可革命而独可立宪……则应之日:人心之智慧,自竞争而后发生,今日之民智,不必恃他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然则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3) 指出在“论革命”的问题上康有为与章炳麟在哪些方面进行了讨论? (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两种主张在历史发展中的共同作用。(6分)
主题四:当代的文化迁移
《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中记述到:“(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崛起,以锐不可挡的态势,改变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传统定位,史学著作也失去神圣的光环,从资政济世的高阁,下移到平民百姓的书桌,甚至成为茶余饭后的消闲读物。”
(4) 分析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变的原因。(6分)
罗斯福总统在20世纪30、40年代的讲话与文献中提出以下四个外交目标,其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得以实施的是
A.为了现实的和精神上的理由,必须放弃使用武力
B.消除贸易壁垒,以重启国家间农产品和工业品的流动
C.同所有国家重新建立友好关系,并树立更大的信心
D.进行普遍裁军,消除对武装对抗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