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变”,下列与之相符的表现有( )
①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增强,农业经济结构变迁,从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②工商业城镇兴起,劳动力市场出现;③从实物和力役向货币税转变;④从人身依附关系向经济关系转变;⑤从重农抑商向工商皆本转变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③④⑤
唐朝重大政治经济制度的革新有利于唐前期繁荣局面出现的是( )
①三省六部制的完善;②科举制的实施;③租庸调制的推行;④两税法的实施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广东地区人杰地灵,也是近现代中国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
材料一:图是主題为“海上丝路” 16届亚运会金牌图案。
材料二:
材料三、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现代化建设,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它本身就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
(1) 请你说明确定此主题的理由。(2分)
(2) 据材料二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主要影响。(8分)
(3) 据所学知识指出党的中心工作转移的有利条件是什么?(4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是如何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4分)举例说明广东如何率先走在现代化建设前列的?(2分)
(32分)古往今来,民生问题的解决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荆公初执政,即分遣诸路常平官吏专领农田水利,吏民能知土地种植之法,陂塘圩土旱提堰沟洫利害都皆得自言,行之有效,随功利大小酬赏。……”
——梁启超
材料二、1949年10月15日,物价涨风果然再起。……在中財委统一部署下,各地一致行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双管齐下,一面筹措掌握物资,择机抛出;一面几路进军收紧银根;征收税款,收激公债款,要求资本家按时发放工资而且不准关厂;公家的钱只能存放国家银行,不得向私营银行和私营企业贷款。……各地市场从1949年11月25日起趋向稳定。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亊件的回頋》
材料三、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们工作。只要我们明智而勇敢地对待它,这并不是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个任务通过政府直接征募人员可以得到部分完成,就像我们应付战时紧急状态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工程,以促进和改革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罗斯福1933年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四、资料显示,世界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占到国民经济总值的60%以上。……我国的第三产业的产值仅占到国民经济总值的40%。
全国政协厉以宁委员谈到有关“十二五”规划将我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目标定为7% ,对就业产生影响的问题时,他认为,……首先是产业结构要调整,因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了,我们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样可以吸引大量的就业。在民营经济方面要加大发展,因为能够吸收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是民营经济。另外,要大力鼓励创业,发展微型企业。
(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为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出现物价猛涨的主要原因。中央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特点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10分)
(3) 据材料三,罗斯福总统认为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分)为此他提出了哪些措施?(4分)有何作用?(2分)
(4)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第三产业比重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2分)厉以宁委员为增加就业提出了哪些方案?(6分)
(5) 就民生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2)分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正确的是
下表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变化情况,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综合实力增强 B.美苏两极对峙,损害西欧利益
C.美国的经济实力逐渐衰退 D.西欧各国要求摆脱美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