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锦衣卫印 图二 军机处内景 材料...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图一 锦衣卫印            图二 军机处内景

材料二 泰西之强,在其政体之善也。其言政权有三:其一立法官,其一行法官,其一司法官。立法官,论议之官,主造作制度,撰定章程者也。行法官主承宣布政,率作兴事者也。司法官主执宪掌律纠愆谬者也。三官立而政体立,三官不相侵而政事举。……今欲行新法,非定三权未可行也。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三  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皇上每日亲临商榷,何者宜增,何者宜改,何者当存,何者当删,损益庶政,重定章程,然后敷布施行,乃不谬紊。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四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材料五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

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1)材料一的两幅图,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康有为所说的“制度局”类似于西方国家的什么机构?其主要根据西方的什么学说提出此主张?(4分)

(3)材料四和材料五所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与这两次政治制度变革相关的历史大事件分别是什么?(6分)

(4)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清以来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你如何认识这种趋势?(6分)

 

(1)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4分) (2)立法机构。(2分)三权分立学说。(2分) (3)人民主权。(2分)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4分) (4)趋势: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2分) 认识:政治民主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近现代中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4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史实中,能够体现捍卫国家统一或领土完整,维护安定局面的是

①设置安西都护府                       ②雅克萨之战   

③五四运动                             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二战后,航天技术有了飞速发展: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发射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1969年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1970年中国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71年苏联建立第一个空间站。这段材料主要表明

A.航天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中心   

B.先进的航天技术反映了综合国力的强盛

C.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处于世界前沿水平

D.航天技术领域国际竞争激烈

 

查看答案

图所示书籍原名《红星照耀中国》,由美国人斯诺1936年所著,该书一出版便风行世界,被称为“标志着西方了解中国的新纪元”。它反映的重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大历史事件主要是

A.北伐战争

B.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D.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查看答案

清末新政开始,官费、私费留学的高潮掀起。当时的留学地域,英美德法俄各国皆有,但东渡日本者占90%以上。1905年留日学生激增,一年后达到12000余人。当时中国这种留学教育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促使清朝政府的改革运动不断深入

②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③为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准备了大量人才

④推动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存在严重的“剪刀差”(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苏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苏维埃政权                

B.限制农村私有制的发展

C.维护计划经济体制              

D.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