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单位。南北美洲和东...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单位。南北美洲和东欧(与西伯利亚一起)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商品,而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并愈益倾全力于工业生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是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科技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品、资本、技术、信息以及劳动力等各类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更加频繁,国际直接投资对全球经济布局进行重大调整。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两种观点激烈冲突——

观点一:经济全球化带来诸多负面效应,反对经济全球化。

观点二:经济全球化使世界面貌发生新的转变,支持经济全球化。

(1)简要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世界主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哪个历史大事件有关?(4分)

(2)依据材料二,如何理解近代中国被“卷进文明中来”。(8分)

(3)材料三认为中国经济现代化在历史上曾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简要分析错失第三次机遇的原因。(4分)

(4)请从材料四中任选一种观点,并作简要解释。(4分)

 

(1)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分) 开辟新航路(或地理大发现)。(2分) (2)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投资场所;中国传统经济结构(自然经济)解体;新的生产方式的传播,促进了中国近代企业的产生与发展;新思想的传播,给中国社会带来变革。(8分) (3)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和封锁;中国“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4分) (4)观点一: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 观点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4分,解释一个观点即可,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图一 锦衣卫印            图二 军机处内景

材料二 泰西之强,在其政体之善也。其言政权有三:其一立法官,其一行法官,其一司法官。立法官,论议之官,主造作制度,撰定章程者也。行法官主承宣布政,率作兴事者也。司法官主执宪掌律纠愆谬者也。三官立而政体立,三官不相侵而政事举。……今欲行新法,非定三权未可行也。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三  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皇上每日亲临商榷,何者宜增,何者宜改,何者当存,何者当删,损益庶政,重定章程,然后敷布施行,乃不谬紊。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四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材料五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

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1)材料一的两幅图,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康有为所说的“制度局”类似于西方国家的什么机构?其主要根据西方的什么学说提出此主张?(4分)

(3)材料四和材料五所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与这两次政治制度变革相关的历史大事件分别是什么?(6分)

(4)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清以来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你如何认识这种趋势?(6分)

 

查看答案

下列史实中,能够体现捍卫国家统一或领土完整,维护安定局面的是

①设置安西都护府                       ②雅克萨之战   

③五四运动                             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二战后,航天技术有了飞速发展: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发射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1969年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1970年中国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71年苏联建立第一个空间站。这段材料主要表明

A.航天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中心   

B.先进的航天技术反映了综合国力的强盛

C.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处于世界前沿水平

D.航天技术领域国际竞争激烈

 

查看答案

图所示书籍原名《红星照耀中国》,由美国人斯诺1936年所著,该书一出版便风行世界,被称为“标志着西方了解中国的新纪元”。它反映的重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大历史事件主要是

A.北伐战争

B.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D.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查看答案

清末新政开始,官费、私费留学的高潮掀起。当时的留学地域,英美德法俄各国皆有,但东渡日本者占90%以上。1905年留日学生激增,一年后达到12000余人。当时中国这种留学教育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促使清朝政府的改革运动不断深入

②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③为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准备了大量人才

④推动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