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鼎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左传》曾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

鼎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左传》曾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国,德之修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杜甫诗云:“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无欲。”从中可知“鼎”在商周时代的作用是

①权力的象征   ②隐喻政权   ③食器    ④用于收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C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苏联人民举国欢庆。而当时担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材料二 基辛格曾在美国尼克松政府中担任国务卿。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谈到60、70年代美国所面临的局势:“我们正处在一个令人痛苦的调整时期,来适应世界政治的深刻变化;我们不得不面对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新的需要这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我们正变得像其他国家一样,需要承认我们的力量虽大,但还是有限度的。我们的能力和我们的问题相比,再也不是无限的了;相反,无论是在才智上,还是在物质上,我们都必须规定一个轻重缓急。”

材料三   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两个“战争”分别指什么?概括分析促成第二个“战争”的原因。(8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当时国际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由此,美国对外政策做了哪些调整?(8分)

 

查看答案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单位。南北美洲和东欧(与西伯利亚一起)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商品,而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并愈益倾全力于工业生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是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科技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品、资本、技术、信息以及劳动力等各类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更加频繁,国际直接投资对全球经济布局进行重大调整。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两种观点激烈冲突——

观点一:经济全球化带来诸多负面效应,反对经济全球化。

观点二:经济全球化使世界面貌发生新的转变,支持经济全球化。

(1)简要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世界主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哪个历史大事件有关?(4分)

(2)依据材料二,如何理解近代中国被“卷进文明中来”。(8分)

(3)材料三认为中国经济现代化在历史上曾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简要分析错失第三次机遇的原因。(4分)

(4)请从材料四中任选一种观点,并作简要解释。(4分)

 

查看答案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图一 锦衣卫印            图二 军机处内景

材料二 泰西之强,在其政体之善也。其言政权有三:其一立法官,其一行法官,其一司法官。立法官,论议之官,主造作制度,撰定章程者也。行法官主承宣布政,率作兴事者也。司法官主执宪掌律纠愆谬者也。三官立而政体立,三官不相侵而政事举。……今欲行新法,非定三权未可行也。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三  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皇上每日亲临商榷,何者宜增,何者宜改,何者当存,何者当删,损益庶政,重定章程,然后敷布施行,乃不谬紊。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四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材料五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

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1)材料一的两幅图,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康有为所说的“制度局”类似于西方国家的什么机构?其主要根据西方的什么学说提出此主张?(4分)

(3)材料四和材料五所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与这两次政治制度变革相关的历史大事件分别是什么?(6分)

(4)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清以来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你如何认识这种趋势?(6分)

 

查看答案

下列史实中,能够体现捍卫国家统一或领土完整,维护安定局面的是

①设置安西都护府                       ②雅克萨之战   

③五四运动                             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二战后,航天技术有了飞速发展: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发射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1969年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1970年中国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71年苏联建立第一个空间站。这段材料主要表明

A.航天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中心   

B.先进的航天技术反映了综合国力的强盛

C.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处于世界前沿水平

D.航天技术领域国际竞争激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