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下面三位思想家归为一类,主要是根据他们的思想主张 ( )
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天下为主”
②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发展唯物思想
③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
④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立了新的思想体系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秦朝开创了我国“大一统”的政治时代,创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皇位世袭反映了权力的不可转移
B.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有监察百官之责
C.郡守是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定期向中央汇报工作
D.《秦律》的严酷说明秦推行法治的法家思想
中国的姓氏起源种类很多,如“李”姓,原为“理”,源于皋陶任尧时大理职务(司法官),子孙为之,后为姓氏。推测“北门”一姓来源于祖先的 ( )
A.封国 B.居住地 C.爵号 D.部族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0年6月,日本当局叫嚷“不要误了末班车”。7月26日,日本内阁制定了《基本国策纲要》,规定日本的基本国策是:“建立以皇国为中心,以日、满、华为基干的大东亚新秩序。”“皇国目前的外交是以建设大东亚新秩序为根本,首先将重点置于结束中国事变方面。”
材料二 1940年秋季,日军参谋长杉山元认为:“从窘境看,想孤立的解决中国事变几乎没有希望了,中国事变的解决,只有作为综合欧亚国际大变化的一环,才有解决的希望。”“近卫也好,松冈也好(二人为日本当时的首相和外相),对中国事变都灰心了……他们说,解决中国事变的道路,应该把面向中国的力量转移到南方。”
材料三 1941年7月2日,日本内阁决定“不管世界形势如何演变,帝国均将以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为方针。”“依然向处理中国事变的目标前进,同时,为确定自存自卫的基础,跨出南进的步伐”,并声称“不辞对英美一战。”
——上述材料均引自张继平、胡德坤《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日本当局为什么叫嚷“不要误了末班车”?为此而确立的基本方针和重点是什么?(6分)
(2)材料二、三说明了什么?促成日本决心向英美开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9分)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所反映的根本问题和对秦国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的增长”的措施有哪些?
(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两大主题。今日的中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曾经已经走过的路,却是无尽的艰辛写就。
材料一 毛泽东的农村改造更有深远影响。……当时中国农业问题之庞大与严重,足以使从事工作者惊讶。1949年以前中国可谓有三个不同的经济体系。在东北原来有“日满鲜”体系,东北的生产和分配只向日本和朝鲜配合。沿海的城市经济大体向外,由国际力量支配。中国内地既为农民丛集之区,一向被遗弃为孤儿。……佃农问题并非一切不平的所在。耕地有时分割的如房间大小,耕牛无从转身。有时所谓地主与佃农只有大同小异,彼此距挨饿不过两三步。放高利贷已是千篇一律,及于放贷者的亲戚与邻舍。所谓剥削也包括雇人工作而给与过低生活费之工资。在这种情形之下,即使要劫富济贫,也难划分界限。这种种现实是历史遗留下的事迹。当初农村问题本已严重,最少近几十年来又无人过问,只令之江河日下,况又内外煎逼,农村且还要承受战争与灾荒的后果。
……一到中共控制稳定,村民开始行使他们的选举权,所有党员都要一一在人民面前对账,称为“过关”,凡是被村民否定者不能为共产党员,或也要改造学习。各干部将马克思的劳力价值说(一切价值出于劳力)教与村民。重新分配土地时固然视家庭内之需要,也顾及其已有之劳力。事无大小,共产党员均不厌其烦的一一区分。其所调查统计之细超过任何习惯之标准。用道德规劝的时候也贯穿各人良心。毛泽东与共产党人执行土地改革之精,确实令人惊讶。
主要的行动全部经过协定,详细规划,初步试验、修订,付之实施、重新检讨,到第二次修正才能算数。在村庄之外,地区工作人员检讨他们的工作时,其扩大会议可以纠集到几百个代表讨论上好几个星期。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1952年,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辆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材料三 1953年初,美国将携带核弹头的导弹秘密运到日本的冲绳岛,为向中国发射核导弹做准备。1955年,人民解放军解放浙江的江山岛和大陈岛时,美国国会授权总统可以对中国使用核武器,美国军方制定了用原子弹攻击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多种方案。
1958年,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的核工业全面上马了。但是到1960年8月23日,苏联撤走了专家,带走图纸,中国面临的是无数技术盲点和物资的缺乏。在严峻形势的压力下,毛泽东发出自力更生搞出原子弹的口号。期间,美国先后制定了“针锋相对”、“亡命之徒”方案,企图阻止、甚或出动飞机轰炸中国的核试验基地。1964年10月16日,中国的原子弹试验成功。
——江源《中国之路》
材料四 有一位国民党将领从大陆败退到台湾后,辞职去了南非,那时候的南非还奉行种族隔离政策,黄种人是有色人种,在路上行走必须走便道不准走大马路,在公共汽车上必须坐后排座,前排的座位属于白种人。这天,这位先生乘公共汽车,上车后他习惯的往车后面走。司机很友好的跟他说:“这位先生,请您到前排就坐。”老先生非常诧异的说:“我是中国人。”司机说:“我知道,我看出来了。难道你没看今天的报纸?昨天中国爆炸了原子弹。能造出原子弹的民族是应该受到尊敬的。从今天起,中国人都可以坐前排座。”
——姜敏《海外见闻》
(1)依据材料归纳当时中国农村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得照抄原文),概括中共解决农村问题方法上的主要特点。(15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中国的原子弹从无到有的背景。(12分)
(3)综合材料二、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原子弹试验成功的影响。(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