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640年到l840年,在200年中,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与此相比,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胼手胝足,转辗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歌讴唐虞盛世,高谈名物考据或性心理义的士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材料三 新中国从l94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0年.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有这样两种观点:第一种,是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第二种,是在肯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就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淡化改革开放具有的革命性意义,甚至认为改革开放以前30年比改革开放以后30年好.
回答:
(1)这一时期,中,西方文明发展的本质差异是什么 (4分)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分)
(2)试分别概述文中所说的"沉沦"和"上升"的含义.(4分)
(3)20世纪初期是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时期,推动这一转变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6分)
(4)请选择上述两种观点中的一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论.(要求史论结合,推理严谨,表达准确.)(8分)
下列四幅作品,从创作风格判断,出现最晚的应该是
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辛亥革命中 C.义和团运动中 D.新文化运动中
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英王的做法
A.受到社会各届的普遍支持
B.违背了《权利法案》规定
C.正当行使了英王的权力
D.维护了英国政府的权威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东西方哲学思想流派纷呈,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代表人物。下面两位人物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思想研究重都是人类社会
B.都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
C.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主张“知德合一”
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