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历史网站上有一段文摘:“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文中缺漏的两处和动摇“树墩”的史实分别是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共的成立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
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持这一思想主张的有: ①韩非子 ②孟子 ③黄宗羲 ④伏尔泰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辜鸿铭说:“自咸同以来,经粤匪扰乱,(清廷)内虚外感,纷至迭乘,如一丛病之躯,儿难著手,当时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效……”。材料中的“时髦”指的是( )
A.巩固清朝的统治 B.倡导中西医结合
C.学习西方的技艺 D.学习西方的政治
1743年旅居山东聊城的山西和陕西客商集资兴建了山陕会馆,作为祭神灵(关公)、联桑梓(故乡)的重要场所。由此可见( )
①山陕商人逐渐成为一股政治力量 ②晋商注重乡谊联络
③晋商崇尚诚信和忠义 ④晋商汇兑、存款放款场所奢华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苏州博物馆有两种《百家姓》古籍,姓氏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刻本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刻本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
A.皇权的独尊 B.宗法制度的强化
C.姓氏文化的丰富 D.文化专制的扩展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
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 请回答:(1)根据材料分析上述两则材料思想倾向的不同。(5分)
(2)结合史实说明这两种思想在其所处时代的影响。(6分)
(3)上述材料都提到“上帝”,试分析其各自的意图。(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