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与回眸】
材料一 阿里改革是亚非国家实现近代化改革的先驱,对亚非各国和中国都有影响。这次改革与历史上的许多改革不同,过去的改革是在世界资本主义尚未充分发展的条件下进行的,是各国在旧制度范围内的调整和改良;而阿里改革是处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已经胜利,资本主义近代化正在凯歌行进的时代,落后分裂的埃及相继遭到法英侵略,民族危机日深的条件下进行的。改革虽未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但他所进行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的改革,是在向西方学习的前提下,对埃及封建制度进行的一次全面的体制改革,超出了政策调整和局部改良的范围。
材料二 王泰在《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埃及的早期现代化》一文中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由阿里所代表的埃及新型统治者在第一次浪潮冲击下,被迫作出的以面向现代化社会的最初尝试,是以“西方化”为最大特征的一场埃及早期防御性现代化运动。……在以后像德国、日本这样十分成功的现代化运动中,都可找到阿里推动早期现代化的影子,如推行以军事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国家和政府在现代化启动过程中发挥独特且重要的作用以及工业资金来源于对农业的剥夺等,因此,就外源现代化的模式表现特征来看,埃及称得上是先行者,它不仅拉开了埃及早期现代化的序幕,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它拉开了在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下广大亚非拉国家现代化的序幕。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97年第4期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里改革的时代特征。(6分)
(2)对于阿里改革的评价,材料一、材料二有何异同?(9分)
(3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之政有两种:一曰有宪法之政(亦名立宪之政),二曰无宪法之政(亦名专制之政)。采一定之政治以治国民谓之政体。世界之政体有三种:一曰君主专制政体,二曰君主立宪政体,三曰民主立宪政体。今日全地球号称强国者十数,除俄罗斯为君主专制政体,美利坚、法兰西为民主立宪政体外,自馀各国则皆君主立宪政体也。君主立宪者,政体之最良也……立宪政体,亦名为有限权之政体;专制政体,亦名为无限权之政体。有限权云者,君有君之权,权有限;官有官之权,权有限;民有民之权,权有限。故各国宪法,皆首言君主统治之大权及皇位继袭之典例,明君之权限也;次言政府及地方政治之职分,明官之权限也;次言议会职分及人民自由之事件,明民之权限也……不知君权有限云者,非臣民限之,而宪法限之也……是故欲君权之有限也,不可不用民权;欲官权之有限也,更不可不用民权。宪法与民权,二者不可相离,此实不易之理,而万国所经验而得之也。
——摘自梁启超《立宪法议》
材料二 清政府最终决定“预备立宪”是资产阶级立宪派长期斗争的结果……以慈禧为首的最高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集团的最高利益,为了消弭革命,为了笼络立宪派士人和实力派官员,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了具有君主立宪国家宪法性质的文献——《钦定宪法大纲》,包括附件在内总共有40条。尽管《钦定宪法大纲》的核心是强调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但却不能不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臣民的权利。此外,还规定了议院、选举方面的内容,确定立宪预备期为9年。无论如何,《钦定宪法大纲》含有资产阶级宪政的性质,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根据资产阶级“主权在民”原则,确立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约法仿照西方资产阶级国家构造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现代政治体制。
——摘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宪政思想及其实践。(15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钦定宪法大纲》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同点。(1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并以近代东、西方的政体为例,谈谈你对“宪政”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思路开阔、逻辑严谨)(10分)
《新史学》指出:“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迹者,是历史之性质也;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故者,是历史之精神也”;“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由此可见,历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
A.考证历史事实 |
B.描述历史现象 |
C.分析历史原因 |
D.把握历史规律 |
美国经济危机期间,胡佛政府曾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实施“自愿联合政策”,为此政府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法。这说明胡佛政府
A.积极推行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应对经济危机 |
B.寄希望于企业的自由合作与道德力量来缓解危机 |
C.通过协调各部门企业活动,缓和社会矛盾 |
D.调节雇主与工人的矛盾,增加就业机会 |
近代一位日本官员说:“这就像乘坐三等火车一样,最初这里有足够的座位,但是,当更多的乘客进来后,这里就没有位子给他们坐了。假如你在肩肩相擦、用双臂支撑自己时失去了自己的地方,那么你就不可能再恢复原来的位置……必然的逻辑要求人们既要站稳脚跟,又要将双肘伸向任何可能出现的空间。”据此可知,这位官员主张
A.大力发展交通 |
B.努力发展经济 |
C.学习欧美文化 |
D.进行对外扩张 |
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其中,“王而不藩”的“藩”意指
A.在地方实行分封制 |
B.在中央实行世袭制 |
C.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
D.在中央实行皇帝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