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宋思想家“二程”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继而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即“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自有贯通处”。明朝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继而提出“致良知”的认识论,即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中国儒学史论》
材料二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终至“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中国儒学史论》
材料三 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国王只能行使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应当分属议会和法院。如果国王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人民就应当推翻他的统治。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宋明理学是糅合了哪些思想形成的?(2分)材料一中两位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6分)
(2)材料二中顾炎武是如何批判材料一中思想的?(2分)综合材料一、二,说明明清时期儒学发展有何特点。(2分)
(3)材料三中“理性”与材料一中“天理”有何区别?(2分)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在反封建方面有何发展之处?(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以上差异的根源。(2分)
(1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提出:“在一些大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还没有到来以前,经济关系或经济体制类型即为上面实行集中,下面实行农民的自由贸易。”在1922年他还指出:“每当我写到新经济政策问题时,我总要引我1918年那篇论国家资本主义的文章。这曾不止一次地引起某些青年同志的怀疑。但他们的怀疑主要是在抽象的政治方面。他们觉得,生产资料属于工人阶级,国家政权也属于这工人阶级,这样的制度就不能叫做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不可能高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制度。”
材料二 关于斯大林经济模式的两幅漫画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北大俄罗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宗良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一步步克服了苏联模式的弊端,形成了我们自己的东西,现在也可以说形成了跟苏联模式不同的另一种社会主义模式,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苏俄制定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和直接原因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8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斯大林经济模式的突出特点及其局限性。(6分)
(3)材料三中,中国“跟苏联模式不同的另一种社会主义模式”体现出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改革开放面临新考验的关键时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特色”有何突出体现?(5分)
司汤达说:“历史学家的第一先决条件就是没有发明能力。”他强调的是历史学家
A.在进行历史研究时所作的推论应是对历史的发现而非发明
B.在研究历史时不能有自己的观点
C.研究的历史素材都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D.研究历史不可借助假设推论
早在1961年美国的卡逊出版了《寂静是春天》,书中的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如今,书中的警告一一出现,这再次证明
A.环境问题始于美国 B.只有靠科技征服灾难
C.预言的准确表明作者的聪慧 D.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以来中国出现过五次较大规模的留学热潮。对各次留学热潮分析正确的是
批次 |
留学时间 |
留学初衷 |
第一次 |
清政府晚期的留学潮 |
富国强兵 |
第二次 |
民国初期的留学潮 |
实业救国 |
第三次 |
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潮 |
科技救国 |
第四次 |
新中国初期的留学潮 |
建设祖国 |
第五次 |
改革开放后的留学潮 |
创业立业 |
A.历次留学都以欧美等西方国家为主
B.新中国建立至今留学多选择苏联、东欧国家
C.留学的动机都与抵御外辱、发展经济有关
D.历次留学潮都是由客观国情决定的
雅虎知识堂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同时也为新形势下的国共合作积累了经验。” 依据所学,可以得知战役名称是
A.平型关战役 B.淞沪会战 C.台尔庄战役 D.百团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