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取火之物,向用火石……光绪乙未、丙申之际,始改用火柴,俗称“自来火”,为欧洲输入品……洗面擦身之布,旧时多用土布……自毛巾盛行,即下至农家,亦皆用之……洗面去垢,曩日皆用本地所产之皂荚,自欧美肥皂行销中国后,遂无有皂荚者,计时之器,仅有日晷仪,用者亦不多,购买外洋钟表者尤为稀少,自轮船、火车通行,往来有一定时刻,钟表始盛行。
——民国《嘉定县续志风土志》
材料二: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
——《鲁迅全集》第一卷
材料三 国人的日常生活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8分)试分析原因(6分)。
(2)材料一中“自毛巾盛行,即下至农家,亦皆用之”的记载是否符当时的实际情况?(2分)试说明原因(4分)
(3)据材料简要分析说明我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后,在饮食结构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主要原因。(7分)
(4)结合三段材料及所学知识,概述自近代以来,人们群众生活变化体现了怎样的特点?并简要谈谈你的认识。(6分)
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和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经济全球化—西欧一体化——欧元启用
B.《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光荣革命
C.苏联的现代化道路—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现代化
D.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政治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关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经挂出。”能体现赫鲁晓夫“蛮干”的选项是
A.在苏共二十大上对斯大林的批判 B.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C.强行开展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 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鸦片战争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下,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破产的手工业者由棉布的生产者变为棉布的消费者,这不能说明的是
A.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侵入是破坏中国自然经济的主要因素
C.资本主义因素在中国沿海地区的城乡普遍发展起来
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侵入刺激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清朝人记载“开机之家,谓之帐房;机工领织,谓之代料;织成送缎,主人校其良楛,谓之雠货。”这段话反映的是
A.包买主现象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状况
C.工场手工业生产状况 D.市场上的实物交易现象
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下列职务由间接选举产生的是
①内阁部长 ②总统 ③参议员 ④众议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