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润是近代中国有名的买办,曾创办同文书局,影印过大量的中国古代典籍和西学图书,广为发行,并与买办唐廷枢一起成功经营洋务企业轮船招商局。下列对近代中国买办阶层的历史影响论述正确的是 ( )
A.抵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
B.推动了中国工业的近代化
C.避免了中国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D.延缓了中国殖民地化的进程
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 )
A.表明了专制皇权的强化
B.规范了内阁机构的运作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致力于加强对谋反等重大犯罪的惩处
据史料记载:“隋朝大业五年(609年),全国人口为四千六百多万;唐朝贞观十三年(639年)全国人口为一千二百多万;天宝元年(742年),全国人口为近五千一百万”。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A.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末战乱是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
B.“开皇之治”较“贞观之治”成效更为显著
C.唐朝建立后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促使人口逐渐增加
D.新农作物玉米等引进中国,使唐朝人口迅速增长
据《新唐书·地理志》“羁縻州”条载:“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藩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下列唐太宗采取的措施与此相符合的是 ( )
A.设安西都护府 B.设瀚海都督府
C.设忽汗州都督府 D.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在中国存在一种广泛而普遍的宗族文化——祖先崇拜,由此衍生出遍布民间的祠堂。下列关于祠堂文化的正确叙述是 ( )
A.祠堂的盛行与中央集权制、小农经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
B.宗族被封建政府授权直接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维持乡村治安
C.自先秦时期起国家便鼓励民间修建祠堂
D.祠堂是宗法制度的物化象征,反映了深厚的家族观念
历史上重大事件回眸
材料一 寺子屋是日本从幕府时期一直发展到明治时期的著名民间教育机构。它往往存在于乡间,以庶民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它的课程设置大体是:首先必须学的是平假名、片假名,还有汉文、《三字经》、《实语经》、《童子经》等,书法、算盘和地理也是必修课程。其它如书信模板、商业用语模板、农业用语模板、木匠用语模板等,也都是全国性的共通教科书。
——依田熹家《日本通史》
材料二 明治政府于1872年颁布第一部教育改革法令《学制》。在此基础上,寺子屋教育被勒令停办,各地兴办新式小学。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读物、算术、书法、写字、熟读、作文、理科、地理、历史、修身、体操。有些好一些的小学还要增设几何和一两门外语课。据统计,在每周的学时总数中,属语言类的科目占40%,数理、地理、历史合占53%,其它的修身等科目占7%。
——伊文成、马家骏《明治维新史》
材料三 朕,念我皇祖皇宗荦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此乃我国体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于此。……一旦危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则不独为朕之忠良臣民,且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遗风。斯道也实为我皇祖皇宗之遗训,而子孙臣民之所当遵守。通诸古今而不谬,施诸中外而不悖。贬庶几与尔臣民俱拳拳服膺成一其德。
——1890年明治政府《教育敕语》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明治维新前期“寺子屋教育”的特点。(6分)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新式小学有何不同?(6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教育敕语》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说明其产生的主要背景。(4分)
(3)有学者认为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是其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有学者则认为正是其教育改革将明治维新引向歧途,结合材料及所学,选取其中一种观点说明理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