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苏轼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阏一,不成为书也”...

苏轼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阏一,不成为书也”。苏轼的书法理论受下列哪一思想的影响

A.道教思想      B.理学思想      C.法家思想       D.佛教思想

 

B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旧唐书》:“(唐朝)长安(年号)中,(苏环)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江、淮之间,广陵(扬州)大镇,富甲天下。”材料没有反映出的信息是,扬州

A.地处交通要道                   B.出产精美工艺品

C.是繁华的都市                   D.市场受官府控制

 

查看答案

《七夕乞巧》诗云:“……向月穿针易,迎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用一根彩线连续穿过七孔针或九孔针为巧)与这一风俗密切相关的认识是

A.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B.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

C.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          D.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查看答案

秦代凡是地方军队调动,五十人以上就必须以虎符为信。图中铜制虎符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虎颈至胯间写有:“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陵(秦之郡名)”。阳陵虎符所隐含的秦朝历史信息包括:①皇权至上 ②书同文  ③民族关系   ④冶金铸造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12分)全球化在不同学者的眼中有着不同的含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前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个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

——节选自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1)白海军在上文中把1492年看作是全球化的开始,他认为的全球化的含义是什么?请为作者提供历史依据。(2分)

 

(2)据材料指出在第二阶段推动英、法等欧洲国家进行大规模海外殖民的主要动力。(2分)

 

材料二  “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同时考虑根据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有效地使用世界资源,寻求既保护和维持环境又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自需要和利益的方式加强这样的措施;进而认识到需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

——摘自某全球性组织成立宣言,1995年

(3)摘抄材料二中最能说明“某全球性组织”宗旨的句子,并据此指出该组织的名称。该组织的成立对全球化有何意义?(4分)

 

(4)材料一、二中关于全球化的本质有何异同?(4分)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交相辉映,共同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希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四世纪,中国丝绸就已经输往希腊,希腊人民曾给中国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丝之国”。在中国,发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家喻户晓,丰富多彩的希腊神话广为流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希腊船东率先冲破封锁,给中国人民运送了急需的物资和设备,对新中国的发展给予了宝贵支持。

                               ——摘自温家宝2010年10月3日在希腊议会发表的演讲

材料二 《南京条约》揭开了对华事务的新纪元……事实上它成为中国与欧洲“掠夺成性的蛮夷”的关系的基础。(菲利浦·约瑟夫:《列强对华外交》)近代与中国订立不平等条约国家总共有23个,它们是美国、法国、英国、日本、俄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瑞士、尼泊尔、丹麦、葡萄牙、瑞挪共同体、瑞典、秘鲁、墨西哥、刚果、挪威、巴西、卢森堡。(侯中军《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关于评判标准的初步探讨》)

材料三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八日,曾国藩就赫德关于购买轮船的建议提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曾国藩全集》)“窃喜洋人之智巧,我中国人亦能为之。彼不能傲我以其所不知矣。”(《曾文正公手写日记》,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版)。(李鸿章在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五日致曾国藩的信中表示决心)“学得西人一二秘法”(李鸿章:《上曾相》,《李文忠公全集》)。“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机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                      (丁日昌:《代李伯相上总署论制造火器书》)。

材料四  中欧之间的交往源远流长,也走过曲折的道路。以1975年中欧建交为标志,双方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逐步进入成熟、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政治上,双方关系先后经历建设性伙伴关系、全面伙伴关系、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三次飞跃。经济上,欧盟是中国第一大技术来源地和第四大投资来源地,并且连续6年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跃升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文化上,双方交流互动日益频繁。现在,双方互为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

—— 摘自温家宝2010年10月3日在希腊议会发表的演讲

回答:

(1)写出中华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以雅典为例)在政治上的主要特征,并从经济角度分析其原因。(4分)根据材料一、二的有关内容,概述历史上的中希关系。(2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洋务派在对待西方近代文明上前后认识的变化。(2分)

 

 

(3)试从文明演进的角度,各用一句话谈谈你对材料二、三内容的认识。(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从中欧文明交流中获益最多的是哪一方面(请说出理由)?(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