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认为《马关条约》的签订是“环境所迫,无可奈何”。这一说法
①有自我辩解的成分 ②隐含了一些苦衷
③一味强调客观因素对签约的影响 ④认为自己签约有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l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中国开始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据《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以上材料表明
①明朝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②皇室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③江西是官瓷的主要生产地之一 ④皇室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苏轼认为:“(在唐代)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对材料中相关历史人物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杜甫是唐朝全盛时期的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
B.颜真卿的楷书雄健、宽博,树立唐代楷书典范
C.韩退之(愈)是宋明理学的开拓者
D.吴道子集风俗画创作的大成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人仕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①官僚政治体制的确立 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
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 ④文官做相便于限制其权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常其事”(《申子·大体篇》)。这实质上反映了
A.君主专制集权 B.君臣共理国政 C.君权兼并相权 D.君臣分工明确